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真正投资专家是稀有动物 信任缺失已成行业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6:55 《理财周刊》

  文 本刊记者/冯庆汇

  即使在基金业的鼻祖美国,基金行业也并非毫无瑕疵。从某个角度而言,基金业算得上“名誉颇佳”,不过基金公司遭证监会处罚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过去十多年,美国最普遍的问题是抬拉基金净值。在披露报表前的最后一天,基金大量买入那些基金早已持有的股票,试图以此拉升行情走势。如若成功,基金净值就能以一个漂亮的“弹跳”完美谢幕。不
明所以的投资者因此被深深吸引,在不了解这些内幕的前提下买入基金。

  另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宣传误导”。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1996年的Van Kampen事件。这家公司在宣传中声称其收益率为62%,而且在各类评级中,这只基金确实遥遥领先。但投资者不知道的是,这只基金过去是从“种子基金”基础上运营的,62%的收益率是针对20万~38万美元的小额资产而言的。投资者也不知道,其一多半的利润来自于31只刚上市的热门

股票。事实上,这只基金只要买入100到400股新上市的股票,就能得到很大收益。所以这个业绩本身是难以复制的,投资者不明所以就会被误导。

  关于这类内幕和知情权的尴尬,似乎没有一个制度能根本解决其中的矛盾。从法律上说,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的关系属于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基金公司肩负“信托责任”。但另一方面,基金公司的另一个角色是从委托人那里赚钱,有了金钱的这一层关系,真正的信任就难以建立。有人笑说,这就是商业经济的精髓。

  正因为此,对于基金,国内投资者的感情尤为复杂。证券市场乱糟糟的格局已是前车之鉴,投资者经历的切肤之痛已然引发了深层的信任危机,抵不过收益率诱惑的投资者就算掏钱买了基金,也多半如惊弓之鸟,时刻准备着一哄而散。正因为如此,基金公司无形中还多了一份兼职——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说到底,这是投资者和基金公司利益的双重需求。

  不过很多基金公司似乎未认识到这一点,任由不负责任的行为践踏公众脆弱的信心。此次投资失误事件不由令人心生疑窦,究竟是专家水平不够格,还是基金公司在心态上未能重视自己对于委托人的责任?无论是哪个原因,结果都叫人心痛。

  不可否认,当基金公司数量超越50大关之后,真正的投资专家已成稀有动物,对于所谓的“专业水准”也不得不打个问号。中国证券市场不过十多年的历史,基金的历史更短,而基金公司中拥有9年以上经验者几乎寥寥。

  具有参考意义的是晨星的一份调查。晨星公司曾在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也就是在美国股市下跌,几乎所有的美国国内股票基金都赔钱的时候,对基金经理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同时期中,由任期至少是4年的团队经营管理的基金损失较轻,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和一般的股票基金损失要少。同时,管理资历越深,损失就越少。

  而过去一段时间,基金公司忽视自身负有“信托责任”的事例更是被广为披露。无论是宣传误导事件,还是前不久的利益输送丑闻,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相信随着投资者意识的强化,基金公司将面临又一轮的洗牌。而那些专业素养深厚,责任意识坚定的基金公司最终会脱颖而出。

  也许,这次的“债转股事件”并不能给这两家基金带来什么直接的损失,但是这个行业里所有的参与者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一旦这些丑闻让老百姓对“专家理财”这块牌子发生重大怀疑,那将是整个行业的危机,任何一个公司可能都不会幸免,更多的无辜者将跟着一同支付高额成本。

  相关报道:

  基金公司出昏招转债竟忘记转股 百姓利润付水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