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基金经理 频繁跳槽利小弊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08:24 中国证券报

  江苏 苏越

  据粗略统计,截至去年年底,2004年共有5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变动。可以说,人才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的产物,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真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给新雇主带来更大的投资业绩,那么显然这种流动是合理健康的。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经理的频繁流动,并未使基金业的整体理财水平得以较大的提升。此波股改行情,基金重仓股跑赢大势的少之又少,整体涨幅落后于综合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在不少时间段甚至成为拖累大盘的累赘。如果说按照基金自诩的投资理念以中长期为主的话,那么基金经理的频繁跳槽则更耐人寻味了。一方面鼓吹长期投资理念来掩盖其投资业绩与水平的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却为谋求更高的薪酬待遇等而弃持有人的利益而不顾。

  基金业人才流动性频率过高,显然最终必定会影响其整体投资策略。投资宗旨如果缺乏了连贯性,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批一批的更换基金经理,基金的业绩必定会受到影响,只有稳定的管理团队才是长期业绩保障的基础。目前我国历任基金经理的平均任期只有18个月,流动速度排名在世界市场的前列。而美国基金经理管理一只基金的平均时间为5年左右。过于频繁的流动,所导致的结果将是利小弊大的,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浮夸的工作作风。不能够静下心来提高自身的投资业绩,优胜劣汰的机制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由于A股市场整体成立的时间不长,

证券投资基金开始运作的时间周期更短,多方面造成真正的基金经理人才的极度匮乏。基金经理行业并不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也不是靠书本知识、靠一批没有实战投资经验的教授博导能培养出来的行业。在很多时候,更需要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市场感觉。靠四处挖角来扩充自己的地盘实力并非基金管理公司长久发展的大计。不能抵御诱惑的资金管理人才,日后必定也留不住。基金公司目前最缺乏的是赖以长久健康发展的企业文化,能够留住人才,并使之在自己岗位上能发挥更大的潜能,而不只是利益上的诱惑,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中国的基金业迫切需要更多地管理人才,而不是现阶段的日趋白热化的盲目人才争夺战。只有更多地热爱这个行业、以为持有人谋取最大利益的管理人大量涌现,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才真正会到成熟健康发展的阶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1,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