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专家王群航专栏 > 正文
 

基金被社保组合边缘化 混业经营可否考虑冻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1:41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既然基金公司自律能力缺失、风险控制不能落实到位、公募基金持有人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是否考虑暂停或冻结当前基金公司“混业经营”呢?

  本刊特约记者 王群航/文

  2002年年底,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共6家基金公司(“老六家”)成
为首批社保基金管理人。它们为管好社保基金付出了很多心血,否则,社保基金不会在行情很差的近两年里取得较好的收益。但是,有些基金公司对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操作业绩实在有着令市场瞠目结舌的天壤之别。

  2005年6月初,全国社保理事会的第一次考核结果出炉,6家基金公司均过关,并再次获得了两年的管理资格。在社保股票组合方面,6家管理人被分成了5个梯队,考核排名第一、第二的鹏华和博时分别被追加资金4.5亿元和3亿元,排名中间的3家则分别被减少管理费和赎回部分资金,而排名最后的华夏的103股票组合被全部赎回。

  据全国社保理事会公布的年度报告,截止到2004年底,委托投资的资产总额为612.6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5.8%;2004年,委托投资增加了293.8亿元,几乎翻番;委托投资的收益为9.15亿元,占总收益的比例为19.93%;收益率最低的投资管理项目为委托投资,仅1.96%。

  笔者认为,原因之一在于股市非正常下跌;之二在于相关的基金公司,因为面对那样的基础市场环境,发挥专长的空间实在有限。2004年,有些基金公司在公募资产的管理方面绩效也不够理想。

  “老六家”的绩效

  由于社保理事会的年报是根据完整会计年度来编制的,对基金的考核是跨年度的,社保理事会对于“老六家”的管理业绩也没有披露,等等,笔者只能够对于“老六家”在公募基金方面的管理业绩做一个多角度的回顾。

  我们可以看到,C、F、E等公司在不同的年度里,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前文已述,在

社保基金股票组合的考核方面,考核最好的两家公司是A和E,排在第六位的是F公司。但是,在对于公募型股票基金的管理业绩方面,情况却是另外一回事:A公司的年度股票投资管理综合业绩排名比较靠后,2004年更是落在了最后;E公司2004年的业绩起伏也很大,从2003年的领先便成了2004年的偏后;至于F公司,排名虽有变化,但仍然保持在中游的水平上。

  对于表二,我们从两方面进行简单观察。

  第一,“老六家”旗下的、两年前成立的公募基金在“近两年”里的绩效。“近两年”是指从2003年6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因为“老六家”是从那时开始管理社保组合的。从表二可见,在“两年期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项下,A、E两公司旗下基金净值负增长的相对较多,A公司的五只基金不仅全部负增长,而且A3基金还是负增长幅度最高的,达到了23.9%;E公司虽然有五只基金负增长,但还是有一只基金是正增长的。

  第二,“近两年”里新成立基金的绩效情况。如果扣除货币市场基金的绩效表现,那么,A和E两公司“近两年”里新成立的基金均为暂时全部负增长;在F公司,排除采用被动式投资方式的某只指数基金,刚好负增长的基金与正增长的基金都是一只;D与B两公司也是一样,净值正增长和负增长的基金数量相同。总之,在上述各公司里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近两年”里正增长的基金主要是低风险的品种。

  综上所述,(1)在管理具有公募性质的基金方面,A和E两公司在“近两年”里虽然做了不少努力,但旗下基金的绩效多数暂不理想;而相对较好的公司,是B和C等公司。(2)上述结论,恰好同社保理事会对于“老六家”的考核结果几乎完全相反。也许,A和E两公司都将最好的基金经理委派到了管理私募基金的管理岗位上。

  这里有一个客观情况需要说明,2005年5月9日至6月3日这四周里,股票市场曾有过一轮非正常暴跌行情,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平均损失了13.74%,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的净值平均损失了12.64%。如果没有这近一个月的暴跌,上述各基金的绩效数据可能会更好看一些。

  “边缘化”之争

  “边缘化” 现象最早起源于规范后的基金公司内部。某些基金公司为了树立品牌基金的形象,在内部投资管理的战略上就将资源有意识地倾斜于某只基金,因为当时国内市场上虽然有基金存在,但存在的只是一个壳,绝大部分管理人对于基金的理解仅仅是资产管理,基金经理只是一个需要的时候可以一用的招牌。在基金业早期,能够带上基金经理桂冠的都是心气极高的人,要其中的某些人拿自己的名誉做出一些牺牲,矛盾自然就出现了。

  “边缘化”问题在开放式基金登台后明朗。因为基金经理的品牌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因为它同基金公司的效益直接挂钩,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开放式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是从封闭式基金的基金经理里优中选优产生的,以前隐性的名誉损失现在成为了真实,当然有人会拍案而起。

  在多数基金公司里,封闭式基金的绩效明显差于开放式基金。根据笔者的统计,2004年末,17家管理有封闭式基金的公司里,有10家公司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边缘化”嫌疑。原因有二,一是基金市场制度的缺陷,二是基金公司利益的驱动。这既是基金公司本能的行为,也是自律能力缺乏的鲜明显现。

  公募与私募之辩

  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都是具有公募性质的基金;社保资金的委托

理财,是具有私募性质的基金。基金公司在管理的时候,“边缘化”可能在这两类基金中出现。

  无论公募还是私募的基金,都是社会公众的钱,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集中到了基金公司的手中,因此,相关基金公司有义务对于社保组合的投资运作情况进行与公募基金一样等级的信息披露,因为“毕竟社保基金是全国人民的养命钱,来不得半点马虎”。由于社保理事会可以按年度披露管理业绩,各个具体的社保组合为什么就不能够披露了呢?在目前的体制和制度下,“边缘化”行为还有生存的机会,相关基金公司就更加应该做好信息披露,这无论对于公募基金来说,还是对于私募基金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