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基金审美标准飘忽 近视思维主导的恐慌将被纠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 14:50 证券时报

  □海通证券 吴一萍

  恐慌气氛因何而来?

  在前面两次长下影线的多头抵抗十分强烈的情况下,盘整了较长时间后半年线的轻易失守多少让人出乎意外。盘面上的恐慌气氛非常浓重,特别是昨日尾盘的杀跌也流露出十分
明显的信心丧失信号。笔者认为,下跌的根源在于大盘经过较长时间的盘整后多头信心有所动摇。从根本上说,即便这轮对价行情从千点附近起来时多头气焰不低,但实际上市场仍然没有摆脱熊市的心态,对政策面的疑惑、对股市一些基本问题的担忧、对全流通之后可能暴露的许多深层次问题的提前释放,在这一系列的阴影困扰下,投资者的神经是脆弱而敏感的。

  笔者认为,已经公布季报的基金透露出的信息是,基金对于价值投资也缺乏明确的方向感,它们调仓和换股频率不低,而且“审美”标准也飘忽不定。对于周期性行业的恐惧是基金季报反映出来最突出的问题,G上港(资讯 行情 论坛)、华能国际、G宝钢(资讯 行情 论坛)等被认定为周期类品种的重仓股遭到集中抛售。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状况传递给市场的信号是,遭基金抛售的品种可能会有持续一段时间的惯性,所以不管股票本身是否有问题你都要跟随基金抛售、而且走得越快越好,这种恐惧心态又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很快形成较明显的羊群效应。

  “近视”思维成主导

  对风险没有明确的把握和估计、很多时候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不确定状态,这是制约长线资金进场的重要因素。从10年期国债已经跌进3%的收益率就可以看出当前资金并非不充裕,而市场也并非全然没有投资价值,这在某一程度上说明市场的“近视”思路。

  “近视”思路形成原因来自多方面,最主要的一方面是对于周期类品种的恐惧,担忧钢铁、石化、电力等周期类行业的下滑速度超出预期,股价提前反映了这种预期,害怕越跌市盈率越高的恐慌性抛售接踵而至,而把内在价值轴心的参照作用置于一边,虽然从季报披露的信息能够充分看到这些行业业绩下滑非常快,但抛售的行为已经把这种预期反映得相当充分甚至部分“透支”了利空因素,投资者没有充分考虑这些行业龙头个股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是机制所造成的投资思路的扭曲,基金作为具备号召力的机构投资者,他们目前的考核机制就带有较大的“近视”成分,盲目追求短期业绩导致错误和扭曲的激励机制,这也是产生机构羊群效应的根本原因,因此部分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变得很浮躁,即便是价值投资品种也以投机思路来操作,“近视”思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被迫的屈从。

  恐慌之中再看蓝筹

  正因为这种“近视”思维,不排除部分个股被盲目杀跌,并在技术上已经造就了一定的反弹机会。笔者预计“利空透支”的扭转契机在季报公布完毕之后,大盘蓝筹股当中已经有很多机会在闪现。不过,这种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下的抛售惯性可能会延续,让我们记忆犹新的基金重仓股“黑五月”就是这种惯性的注释。那么,这种惯性开始减弱了吗?

  根据天相的统计,自10月长假复盘以来跌幅居前的基本上都是基金重仓股,交通运输、电力、钢铁、石化的跌幅要超过大盘很多,这些板块中大市值股票占到较大比重,而它们的股改尚未大面积铺开,换句话说,股改的财富增值还没有兑现之前就出局也是与当初五一长假之后宣布股改启动初期的恐慌有类似之处,这种抛售将在一些阶段性的标志性个股复牌后、重新树立起赚钱的信心之后才会停止。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比较长时间的下跌之后,近两天大盘的暴跌跟大盘蓝筹股的关联度却降低了。前期跌幅较大的交通运输、电力、钢铁、石化等板块在这两个交易日里跌幅没有大盘厉害,而化纤、计算机硬件、煤炭、元器件等在这两个交易日里跌幅居前,我们也可以从周三恐慌的盘面上看到上海机场、G长电(资讯 行情 论坛)等前期提前下跌的权重股已经有些许红色表露,说明大盘蓝筹股有企稳迹象显露,而获利回吐的补跌性质占据了主导,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在基金重仓股普跌的格局下,如果有拣拾便宜筹码的资金不再袖手旁观,那么得以纠正“透支利空”的因素将开始发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