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遭赎回基金经理暗换 开放式基金怎么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 11:33 《理财周刊》 | |||||||||
提要: 作为市民重要的理财手段之一——开放式基金——长久以来深受欢迎。它的魅力不仅在于能让财富增值,更重要的是它的“开放性”,透明、公开带给曾被股市伤透了心的老百姓们以更多的安全感。
然而,最近发生在一些开放式基金身上的事情却让人有点不那么放心了。 文 本刊记者/冯庆汇 货币基金被冻结300亿? 就在国庆长假的前几天,工商银行某营业部的理财经理老陈突然找到记者。老陈告诉记者,正在工商银行代销的一只货币市场基金突然在一天内遭遇巨额赎回,光是该营业部,一天的赎回金额就超过了1000万元。前来办理赎回手续的顾客都是因为一个奇怪的理由——“这个货币市场基金有300亿元资金遭到证监会冻结!” 一时间谣言四起。被这些流言裹挟而深感不安的客户纷纷打电话找到老陈,询问消息真假。无奈,老陈只能打电话找到记者,希望记者和这家基金公司联系一下,问问消息是否属实。“要是没这回事情那当然最好,大家都心安理得。如果确实有300亿元资金被冻结,作为理财经理,我理所当然要建议顾客赎回资金,因为在被冻结期间,资金连利息都拿不到的,很可能投资者也得不到收益。” 就在打电话给记者之前,老陈其实已经致电该基金公司客户服务处,不过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和老陈一样第一次听说“资金冻结”这回事情。关于这件事情是否真实,工作人员的回答同样是“不知道”。寻公开消息无门,兜了一个大圈子后,老陈最后能想到的就是求助于和基金公司比较熟悉的记者了。 表述不当引无端恐慌 后经记者多方了解,并且经过证监会有关人士的证实,关于“300亿元资金遭冻结”的事情纯属子虚乌有。不过该货币市场基金曾经曾经违规,并且在内部会议上受到证监会批评倒是不假。 违规事件的问题出在“交易所债券”上面。早在今年2月,该货币市场基金发布了更新后的“基金招募书”,其中特别写道,“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交易所短期债券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之前,本基金暂时不投资于交易所短期债券。”但是,就在该货币市场基金8月份公布的半年报上,却赫然在某些条目中显示出参与投资“交易所债券”的痕迹。而此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允许采用“摊余成本法”。显然,这么做虽然没有违反相应法律法规,却违反了公司自己起草的基金招募书。 这本来不算个重大的违规事件。不过被媒体捅出来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的解释倒是挺耐人寻味。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这只是一个交易错误。我们原本要做逆回购,但在下单时不小心做成了正回购,发现后立即进行撤单,但在撤单时已有一部分成交,也就是报表附注上的230万元的余额。”但是这个解释有点苍白,因为不管是正回购,还是逆回购,一开始都必须投资交易所债券,只要投资了交易所债券,就违背了招募说明书。 在记者向一投资者王阿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她深感疑惑,“为什么要做这么奇怪的解释?直接承认自己的过失不就好了?我在美国的时候,上市公司,基金公司都是这样的。这么点小过错,主动承认还能给投资者留下诚实的好印象,最多罚点款。”王阿姨觉得,就是这种不清不楚,又不能自圆其说的解释,最后才会演变成骇人听闻的谣言,到头来损失的不仅是基金公司,也是投资人本身,资金进出之间的收益岂不是白白损失了? 基金经理换人2个月才公告 同样在国庆前夕,一位基金投资者向记者抱怨自己“上当了”。因为他所信赖的南方基金投资总监李旭利早在两个月前就跳槽了,而他却完全被蒙在鼓里。更令人不解的是,李旭利虽然已经离开南方基金,赴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上任两个月有余,名字却仍然挂在南方基金的网站和各类宣传资料上。证监会关于基金经理发生变动必须及时公告的规定,也沦为一纸空文。 国庆节期间,在南方基金的网站上还能找到李旭利的简历,“具有7年证券从业经历,于1998年进入南方基金工作,先后担任了基金天元经理助理,基金天元基金经理、投资部副总监、投资部总监等。他投资风格稳健,担任天元基金经理期间曾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明星基金经理。” 南方基金有关人士表示,公司之所以没有公告投资者,是因为在公司批准李旭利离职后还需报证监会批准。不过这个理由似乎过于勉强,根据证监会去年10月25日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察长以及实际履行上述职务的其他人员,投资总监或基金经理都不属于高级管理人员,其任免须向证监会提交报告材料包括免职报告、相关会议的决议等,但无须证监会批准。”显然,南方基金的解释站不住脚。 在一片质疑声中,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终于在10月13日公布,宣布李旭利去职,不过时间上晚了两个月。 基金经理“闷着”换 除了南方基金外,国庆过后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就有4只基金公告更换基金经理。更换程度之频繁,令人吃惊。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共有54只基金更换了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更换率达到49%。其中至少有3只基金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连续两次更换基金经理,而有的新基金仅运作了14天就更换了基金经理。和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基金经理的更换频率远远高过成熟市场。美国在1985年至2000年期间离职的基金经理,其管理1只基金的平均时间为4.9年;而我国历任基金经理的平均任期只有18个月。 据业内人士介绍,基金经理的更换原因和流动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内部调岗的需要。近几年基金行业大发展,基金公司内部新的业务和新的基金品种层出不穷,需要对内部岗位调整。第二种是明星基金经理的跳槽。第三种情况是基金经理是被市场淘汰。 对基金公司来说,明星基金经理跳槽那是没办法,但如果是内部人事调整,“人去牌号未换的事情”却屡有发生。某基金的原基金经理就曾透露说,虽然自己已经不再管理这只基金,可在季报和年报中还得继续作为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对投资者发表基金经理报告,并要向投资者为业绩不佳表示道歉。 基金公司这么做自然是处于利益的考虑。从本质上说,换掉一个基金经理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只是换个“舵手”,多数基金公司都采用投研团队的模式,基金经理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不过,一家权威的券商机构的调查显示,根据“基金经理以往的业绩水平”来选择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占44%,“基金经理”往往是投资者选购基金的首要参考指标。 事实也证明,虽说从长期来看,基金经理更换之后,基金业绩走好或者更差的可能性是一半一半,但是从短期来看,刚刚更换了基金经理的基金由于风格变换,其业绩多半都会经历较大的波动,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必然产生相当影响。据粗略统计,2004年更换过基金经理的基金,在更换前三个月的平均回报率是1.35%,而更换后三个月的平均回报率是-2.09%。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