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私募基金 > 正文
 

我们为什么需要私募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08:07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程林

  在庞大的社会储蓄率和银行日益严格的放贷控制下,横亘的是银行资金利用效率的不足。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居民储蓄存款
月末余额达13.45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加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幅上升。M2同比增长和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的差距加大,表明银行体系宽货币、紧信贷的特征继续维持。宽货币、紧信贷现象导致银行存贷差持续扩大,银行体系资金大量不计成本地进入债券市场导致债券市场容量饱和,收益率接连创出新低。

  在自身上市指标的压力下,国有银行已不再追求资金的收益性,由此造成的矛盾在于,长期以来、尤以现在为甚,我国的金融业、银行业一直缺少对收益性的重视、也不愿意承担风险,而一个没有足够收益性的金融资产是不可能有安全性的、更难谈流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愿意承担风险的私募基金方式,可以有效连接宽松货币市场与产业需求的渠道,使资金得到市场化而非行政化的配置,一定程度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储蓄率过高而产业投资不足的问题。

  在

证券市场上,我国券商这几年已逐渐淡出股市,而公募基金发展到目前4000亿的水平,但一些隐藏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投资品种的高度集中、话语权有限的问题,这都给私募基金提供了空间。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起码在现在来说,笔者认为,以股市为主要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发展空间不会很大。这有几个原因,一是在资金来源上,以往的私募基金大多来源于国企的小金库或是其他不甚规范的资金,基本以做短线为主,在国企监管日益严格的当前,这种模式已很难延续;第二在人才配备上,客观地说,我国股市已走出了过去的庄股时代,因此过去那种靠内幕消息控盘的模式已难进行,而私募基金的人才力量与公募基金差距还很大;第三在法律保障上,公募基金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方式、以及严格的银行托管、明显的基金契约,而私募基金缺乏对持有人利益的保障。

  由于职业关系,记者曾经接触过不少投资股市的私募或者类私募的基金管理人,但总体感觉在规范性及稳健性上还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私募基金一直在灰色地带活动,得不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和规范,形成了金融领域的空白监管区。当然,如果管理层对其进行疏导,不排除有一些业绩运作优秀的基金出现,但受限于整个环境和社会因素,这也只能是个别现象。

  相反,笔者很看好那些投资实业或高科技项目的私募基金,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银行体系过于看中财务报表上的安全性、而忽视了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导致一些很有潜力的公司或项目缺乏信贷资金支持,给了私募基金以机会;二是我国现在投资机制还不是很健全,而货币市场过于充沛的资金和基本创历史新低的利息率,给了私募基金以机会,同时,国际资金对中国市场的关注,也使得这些基金接纳国际投资成为可能。

  一直以来,国有金融体系不愿意承担风险,也难以获得基于风险负担获得的报酬对价;而对于私募基金等民间金融方式来说,这就是其机会所在;我们希望,诸如

百度上市、盛大上市这样的投资机会,也能为中国自己的私募基金所拥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