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四季度基金投资策略:稳健防御是主基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8:40 中国证券报 | |||||||||
□世纪证券研究所 刘昆 三季度基金表现突出 三季度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渐推进,股市经历了前期下跌中期反弹末期微跌的过程,截至9月30日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季度涨幅为6.91%,封闭式基金整体净值上涨4.59
从折价率来看,截至9月30日,大中盘基金折价率分别为45.30%和42.50%,接近历史高点;而小盘和2008年前到期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分别为18.02%和16.24%,接近历史低点。 三季度开放式含股型基金的净值走势同样可以概括为:小跌-大涨,股票型基金整体净值以9.69%的升幅胜出,混合型基金以5.22%的升幅尾随其后,指数型基金以4.76%的涨幅殿后。 上半年给投资人带来最多回报的债券型基金,三季度净值整体增长仍维持在3%以上,而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降至历史最低点,平均年化收益率处在1.8%至2%之间。 四季度股市环境难令人乐观 四季度股市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股权分置改革、宏观经济走势与上市公司业绩这三大因素。尽管有一些乐观的情绪认为目前已有牛市迹象显现,原因:一是始于04年初的宏观调控已平稳着陆,这种调整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瓶颈的释放。目前经济运行在两个景气上升周期的中间调整阶段,可以预见,在汇率、利率等各类经济要素方面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将推动经济进入新一轮健康增长阶段,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二是股改对价行情并不会这么快结束。政策将为股改扩航,股改行情还将持续下去,股改对价依然是下一阶段的投资主题之一,蓝筹股的对价行情将梯次展开。但是我们认为,四季度市场趋势总体向淡。 首先,宏观经济背景并不支持股市走高,短期内还难见转好迹象。从有关数据来看,8月份工业生产延续了7月份的回落势头,可能暗示年初以来启动的经济加速进程正在结束,并将转入持续回落的轨道。考虑到企业盈利的下滑,国内经济供过于求状况在未来的进一步加剧和明显偏紧的信贷环境,相信经济中长期回落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而近期油价迭创新高,也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忧虑。 其次,按照股改进程,2006年春节前后形成实施新老划断的条件基本成熟,这也给市场带来扩容预期。再融资出台前和推出后,股市很可能进一步下跌。从宏观经济来看,目前的各项经济指标基本处于正常范畴,政策思路也从全局性的宏观调控转向结构性调整,四季度调整汇率和利率的可能性较小。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运行态势,同时货币市场资金供给的充裕局面在一段时期内将继续维持。债券市场由于持续上涨累积越来越多的风险,四季度保持高位平稳运行的可能性较大,其间可能有小幅波动。 降低股票基金配置,增仓短债基金 在上述市场环境下,我们认为四季度基金投资策略的重点依然是稳健和防御。在类别资产配置上适度降低股票型基金资产配置比重,增加短债基金配置。在单只基金产品的选择方面,我们依然坚持如下标准: 1、选择优秀的基金公司,即具有规范的公司治理、优秀的管理团队、雄厚的研究实力、规模较大、品牌受到广泛认可等。 2、基金本身严格依照招募说明书进行运作,投资风格稳定、历史业绩优秀、风险较小、分红积极。 3、认购新基金,应选择具有丰富同类基金运作经验并已取得良好业绩的基金公司,或具有切实可行创新投资理念的基金。 从基金半年报披露的信息我们看到,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QFII和社保资金关注封闭式基金,可见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率和即将到期所隐含的高收益率已成为多方共识。但是其投资策略不仅要考虑基金净值表现,更要关注二级市场走势,操作起来显然较开放式基金更为复杂。因此我们在基金资产配置中仍然给与较保守的10%的比例。我们建议关注基金科翔(资讯 行情 论坛)和基金同智(资讯 行情 论坛)。对于开放式基金,在股票类基金中,我们最看好混合型基金,给与25%的配置。其资产配置十分灵活,进可攻退可守,在市场上涨过程中能分享收益,在市场下跌过程中能抵御风险。给与股票型基金20%的配置,此外,我们配置少量的指数基金,比例为5%。我们以15%的比例配置货币型基金,15%的比例配置短债型基金,10%的比例配置偏债型基金。 激进的投资者可在上述资产配置的基础上增加5%~10%的比例投资股票类基金,减少5%~10%的比例投资货币型基金和短债型基金。而保守的投资者可在我们的配置基金上增加5~10%的货币型基金和短债型基金资产,减少5~10%的股票类基金资产。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的开放式基金如下: 混合型基金:广发稳健、银河收益、长城久恒 股票型基金:合丰成长、嘉实增长、中国优势指数型基金:鹏华50、融通100 货币型基金:华安富利、华夏现金 债券型基金:易方达月月收益、博时稳定、嘉实债券、招商债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