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四年磨剑私募基金重新上路 不理会灰色现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 13:3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汪 涛

  上海报道

  卷土重来

  李先生(化名),上海某大型投资咨询公司老板。

  “咨询行业持续不景气,我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向私募,一个多月下来,共募集了1000多万的资金。”8月份,李先生刚刚在上海浦东新成立了一个私募基金。

  在上海,像李先生这样,开始重新进入私募的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私募基金迎来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机会。

  只要有股市,就会有私募基金,就在李先生重操旧业的时候,监管层开始放话。9月1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要在政策上考虑私募基金的地位问题。

  李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设立某私募基金,规模达到几千万,但在市场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2003年他的私募基金正式宣布了清算。

  “很长时间没做投资了,现在有点生疏,不过很快就会适应。”李表示。

  最近,私募基金表现出复苏势头。在上海,据业内人士透露,资金量大的私募基金规模在2亿-3亿,一般情况下,私募基金的规模在1000万-5000万居多,但也有几百万的小私募。

  上海私募基金的规模至少新增了几十个亿,在全国占据着一定的比重。

  据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沈阳、江浙等地的私募基金相对较发达,而近期,随着行情逐渐走暖,成都、武汉等内地城市的私募基金也开始活跃起来。

  总体而言,深圳、上海的私募基金,风格相对稳健,喜欢选择蓝筹股,而其它地方的基金更为激进,主要活跃在超跌股中。

  “现在刚刚开始,盈利状况还不是很好,不过市场会慢慢好起来的。”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

  清算之后的黎明

  从2001年6月以来的四年熊市,对私募基金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在漫长的下跌过程中,大多数私募基金已经灰飞烟灭,剩下的私募基金经过严冬的考验,在痛苦地等待股市的回暖中,也已变得弱不禁风。

  同样在上海浦东,某家位于世界广场的投资公司关门在即。

  这家公司也一直在做私募基金,不过由于市场一直不景气,业务很难开展,熬到现在十分不容易,据悉,公司的私募业务已经停顿,正在清算之中。

  “公司撑不下去了,虽然公司还有许多其他业务如财务顾问等,但一直无法做起来。”该公司总经理无奈地透露。

  相对那些动辄几亿资金的庄家而言,这家公司的关门只是小巫见大巫。

  自从2000年底中科创业股价雪崩以来,私募基金在中国

股票市场翻云覆雨的大好时光就每况愈下。

  从事私募基金管理的业界精英除了少数及早抽身市场保全了金刚不破之身外,多数留在这个市场打拼的私募基金在持续近两年的熊市大调整里只能踏上不归路。

  过去的一批都倒掉了,据某投资咨询公司老总简单的测算,牛市期间95%的上市公司有庄,而现在只有3%的上市公司有庄。

  干私募基金这一行的最终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是进监狱,要么就是变成神经病。

  例如炒作界龙实业的庄家也是一个私募基金,其操作平台上海正维,就是一个典型的私募基金,2003年庄股跳水不断,熬过了大盘最艰难的时刻。但在年底,上海正维还是倒下,并顺带将茉织华拖下了水。

  2002年到2005年期间,陆陆续续有一大批私募基金关门。

  随着公募基金的兴起,私募基金的风头已大不如前了,有的转行做了咨询公司,有的还在二级市场上自己做,许多曾在股市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甚至连名字都改了。

  现在只接几十万以上的资金,主要都是私人的资金,层面相对高一些,这些资金对亏损的承受力较强,对赢利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

  对于想获得超高收益的投资者,私募基金还是有价值。

  为了保证私募基金安全性,客户亏损不负责赔偿,盈利后视资金量大小二八或三七分成,按照规定时间结算。

  总体来说,现在,私募基金比以前有了好转,随着市场的变化,私募基金会逐渐火起来的。

  不理会灰色现状

  健康的市场需要多种性质的资金,需要多种投资理念的资金,私募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需要见到阳光。

  “实际上,正是由于私募基金的特殊性,其以各种变通的形式已经成立,而且不需要政策的批准,在这种情况下,堵不如疏。”万国测评董事长张长虹表示。

  私募基金一直在灰色地带活动,得不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和规范,更得不到扶持与鼓励,从而形成了金融领域的空白监管区。

  监管部门应该进行引导,规范私募基金风险,避免出现各种违规行为,张认为。

  前两年生存困难的私募基金,近来重新开始活跃,其特点是流动性与投资不确定性较大,行情好时资金量可以迅速膨胀,其市场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据权威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浙江一省的民间游资即高达8300亿元,这类资金转战于房地产、期货和股市之间,哪里有机会就将触角伸向哪里。

  张认为,将私募基金纳入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视线内,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引导它充分发挥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良性促进作用。

  当前,私募基金存在的制度问题有两方面:一是私募基金本身不具有合法地位;二是三方主体不合格,一旦发生争议,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当事人权利也不受法律应有的保护。

  业界一直呼吁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办法》,不过某私募基金老总透露,从证监会传出消息,对私募基金的合法化,短期内不可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的出台曾经给私募基金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路,就是接受券商的收编。但私募基金和券商在合作上,都显得非常谨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