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私募基金 > 正文
 

让私募基金走在阳光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09:37 证券时报

  □夏志琼

  前几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一次发言中指出:在风险可以买卖的情况下,将来可能比较愿意承担风险的主要是私人投资类组织和私募投资的基金,在政策上要考虑它们的地位问题。可以说,周小川对私人投资(即我们常说的市场游资)的肯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个健康的市场需要多种性质的资金,需要多种投资理念的资金,唯有如此,股票市场
、期货市场、货币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等才有活跃的基础。私募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需要见到阳光。

  按照现行基金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公募基金只能由按《基金法》规定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和管理,这就使得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无法通过公募扩大规模并转化为在有效监管之下的规范的机构投资者,从而限制了基金市场的发展。私募基金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股市的流动性和市场的活跃程度,私募基金同公募基金一样为资本市场所不可或缺。给予符合条件、运作规范、投资管理能力强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以公募资格并将其纳入监管体系,无论对于加快基金业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还是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繁荣,都是一件好事。

  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公募基金操作观念比较接近,往往引发“羊群效应”,客观上起到助涨杀跌的作用。一旦大家对后市普遍看淡,很容易出现互相“拆台”,造成“多杀多”的不利局面,前期在千点附近屡屡出现的基金重仓股跳水,已经反映出在基金高度控盘后互相博弈的恶果。而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风险偏好则更激进一些,与公募基金相比,它们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以谋取更大的收益。自千点保卫战以来,政策做多信号频出,可是真正能够不辱政策使命的并非是基金,而是市场游资。

  近几年活跃在证券市场上的众多私募基金,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严格的市场监管,致使一部分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也存在运作很不规范的现象,很多私募基金没有第三方托管,没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甚至一些机构采取“坐庄”、“锁仓”等交易方式,风险很大,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不稳定因素。给予符合一定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以公募资格,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导效应,这有利于鼓励和引导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将证券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转化为积极稳定的因素,也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整个基金业的整体水平获得提升。

  股市是多元的,投资理念也应当是多元的。从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看,私募基金的规模要远大于公募基金。对于中国的证券市场来说,私募基金应该成为整个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不但有利于私募基金从地下走向前台,也有利于将更多的民间资金纳入专业理财的轨道,为证券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并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和活力。

  (作者单位:辽宁省凤城市

人民银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私募基金相关网页共约99,5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