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冷门的机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08:59 证券时报 | |||||||||
□ 云亮 说起冷门,很多人就以为是偏门,边缘化,不主流。其实,正是这些偏门的地方,隐藏着投资理财与财富增值的机会。 先说房地产吧,笔者有过冷门里淘房的经历,也算是在冷门区域小赚了一把。来过
也许是天赐良机,一个冷门机会出现了。那就是该楼盘扫尾盘因急于入户而把价格横砍一截,当我将信将疑地看到这个冷门机会时,因为有了前段时间的考察与观望,几乎是不暇思索地作出决定,而这个机会的名义收益率大约是30%。这几乎成为当年我所在单位的一大新闻。但是,很多同事不知道,新闻背后还有幕后的故事。这个幕后就是,冷门机会一般给予了一直在寻找的人,当然,也有幸运者,偏偏象中彩一样,伸手一摸,就摸到了中彩的机会。 至于股票投资,早几年几乎是每个投资者的必投对象。经过近四年的熊市,国内买股票的人少了很多,股票渐成了投资话题中的冷门。今年6月以来,股市渐渐复苏,稍稍热了起来。不过,尽管评股的书可谓汗牛充栋,我也曾挑灯夜读,似乎至今仍无收获,更没有找到万能之策。倒是我在卖房中的冷门思维给了自己实在的投资指导,不管什么时候,热门股总是市场中的众所瞩目的焦点,但就在大家都追逐热门股时,热门股的大幅飙升会使其价格远远脱离其价值,风险大增,而冷门股则由于无人关照,或者受到市场的抛售,反而有可能被低估,投机价值反而在此时显现。热门股在风光之后,往往就会烟消云散,而冷门股则会再度走俏。这样的逻辑听起来像是股评家在叨唠,其实却是非常有用的真理。 君不见,B股在向内开放之前,不就是大冷门吗?近两年蓝筹股风光得很,而两年前,蓝筹股还是冷门股票,随着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增多,蓝筹逐渐由冷门转向热门。 当然,对于投资理财的平常人,美国投资专家罗杰斯有过忠告:30岁之前不要投资股票。究其原因,是因为人在30岁之前,免不了毛糙急躁,容易犯错。这个错就是普通投资者容易有的“羊群效应”和盲目自信,“羊群效应”即人云亦云,喜欢跟风,没有自己的原则;盲目自信即掌握一定信息后,因纷纷扰扰的信息因素影响自己客观的判断。换言之,普通人不容易冷下来,不容易发现并守住冷门,而习惯性地追逐热门。 发生在2004年初的股票基金热销场面就是明证。去年2-4月,新发基金简直乐得合不拢嘴,当时银行网点门前认购基金的人还排起了长队,两只基金首发规模轻松过百亿。结果一年下来,收益率如何呢?悉数被套,有的客户净值损失较大。 投资理财,图的就是增值,否则就不如只要个无风险收益。在中国人的日常语境中,钱眼应该是个贬义词,比如形容某个人不管公序良俗,一心只顾赚钱,就会说这个人是“钻到钱眼里去了”。但是,从理财的角度分析,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钱眼,也就是找到自己可以赚钱的工具。 好象渔民在大海上打鱼,茫茫大海,哪里有鱼,哪里没鱼,过去全凭的是经验,现在科技发达了,还可以仰赖科技手段,比如利用卫星定位监视和跟踪鱼群的活动。但是,对于投资者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无法仅凭经验就能够判断哪里有鱼,哪里没鱼,哪里有钱赚,哪里没钱赚,哪个是真的钱眼,哪个只是貌似钱眼———实则却是陷阱。他们也没有仪器可以借助,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仪器,可以帮助人们探测收益之源。 如果说有,冷门也许是比有效的收益之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