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专家胡立峰专栏 > 正文
 

胡立峰:基金业8年创造231亿元绝对回报(图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07:18 证券时报

  

胡立峰:基金业8年创造231亿元绝对回报(图表)

1998~2005年上半年基金年度经营业绩(图片来源: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中国基金业8年创造231亿元绝对回报——证券投资基金年度经营业绩统计报告(1998~2005上半年)

  1998~2000年基金虽然产生了342亿元的绝对回报,但剔除政策性利润后基金并没有创造价值。而2001~2004年基金虽然产生-110亿元的绝对回报,但实际上创造了价值,只是因为连续4年的股市调整,使得市场忽略了基金的相对收益。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基金研究部 胡立峰

  相对和绝对两个角度

  衡量基金业绩有相对和绝对两个角度。相对指标即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指标,它与基金在招募说明书中确定的比较基准和公认的市场比较基准进行对比,以此来衡量基金的相对投资业绩。绝对指标是指从财务经营的角度衡量基金的绝对业绩。从相对和绝对两个角度有利于全面考察基金的业绩,结合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收益率状况有助于全面理解评价结果。

  考虑到基金规模逐年增加和股票市场实际情况,从相对比较角度来看,2001年以来基金的整体业绩好于大盘。在A股市场整体下跌,流通市值损失较多的情况下,基金整体的业绩表现还是不错的。以2004年为例,上证A股指数下跌16.05%,深证综合A股指数下跌17.19%,上证180指数下跌17.38%,深证100指数下跌10.7%,上证国债指数下跌3.61%。2004年153只基金的期初净值是3378.55亿元。通俗地说,这153只基金以3378.55亿元开始了2004年的投资运作,全年下来绝对亏损67.54亿元。客观地说,整体业绩并不差,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远远跑赢股票市场。

  从历史的角度对单只基金的业绩评价从该基金成立那一天开始进行,对中国基金业的业绩评价从1998年开始。1998年基金业“小试牛刀”,当年5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5只基金的经营业绩是7.42亿元。1999年的“5·19”行情是基金业找到感觉的开始,华安和博时两家基金管理公司开始崛起成为年度明星,当年1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22只基金的经营业绩是65.46亿元。2000年的大牛市为基金业创造了迄今为止最辉煌的年度绝对回报,2000年1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33只基金的经营业绩合计是269.22亿元。不过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1999年、2000年这3年给基金的新股单独配售政策给基金带来的经营业绩大约是130亿元。1998~2000年这3年基金名义上的经营业绩高达342.10亿元,但狭义和广义的新股优惠政策就提供了230亿元的无风险“利润”,基金的实际经营业绩并不理想。

  由于2002年发行了债券型基金、保本基金和

货币市场基金,因此我们在2001年之后主要考察股票方向基金。2000年5月18日中国
证监会
取消了基金的狭义的新股配售优惠政策。2001年6月股市开始下跌。2001年上证A股指数下跌21.89%,当年14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49只基金年度经营业绩合并汇总后体现为亏损,亏损额为108.07亿元。2002年上证A股指数下跌16.81%,当年17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71只基金年度经营业绩合并汇总后体现为亏损,亏损额为110.76亿元。2003年上证A股指数上涨9.87%,当年26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股票方向基金年度经营业绩合并汇总后体现为盈利,盈利额为228.27亿元。2004年37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股票方向基金经营业绩合并汇总后体现为亏损,亏损额为77.47亿元。这样从1998年以来,统计所有类型基金,中国基金业累计为持有人创造了231亿元的经营业绩;统计股票方向基金,则创造了188.90亿元的经营业绩,取消政策性优惠政策以来,则股票方向基金亏损了153亿元,当然这是在中国股市连续4年下跌的背景下产生的,股票方向基金也难以独善其身。

  基于此,笔者提出自己对8年中国基金业的判断:1998~2000年基金虽然产生了342亿元的绝对回报,但剔除政策性利润后基金并没有创造价值。而2001~2004年基金虽然产生-110亿元的绝对回报,但实际上创造了价值,只是因为连续4年的股市调整,使得市场忽略了基金的相对收益。

胡立峰:基金业8年创造231亿元绝对回报(图表)

基金年度管理费和托管费一览表(图片来源: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8年提140亿管理费托管费

  从1998年以来,截至2005年6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总共提取了119.59亿元的管理费,这些管理费形成基金管理公司的收入。托管银行总共提取了20.5亿元的托管费。管理费和托管费从基金资产中直接计提。对于持有人来说,还有另外一项费用,就是开放式基金的交易费用。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这一块的交易费用已经超过了管理费和托管费。管理费和托管费是保证中国基金业基本运作的基础,管理费的改革要慎重。但高昂的交易费用已经吞噬了开放式基金持有人微薄的收益。从8年来看,费用已经构成影响中国基金业业绩的最重要因素,而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能力已经退居第二。从单只基金的比较来看,不同基金管理公司能力的差异是业绩差异的主要因素,但如果把基金业纳入金融体系来说,从社会的角度,从持有人的角度考察,则高昂的交易费用已经成为持有人的最大负担。费用侵蚀利润,尤其是在中国已经存在先进的中央登记结算体系的背景下,开放式基金落后的交易方式让持有人的收益进一步缩小。如果把交易费用考虑在内,开放式基金持有人总体是亏损的。

  备注:以下数据是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汇总。

“银河基金研究”·基金年度经营业绩(1998~2004)

年份

年度经营业绩(万元元)

统计基金数量(只)

封闭式基金年度经营业绩(万元)

统计封闭式基金数量(只)

开放式基金年度经营业绩(万元)

统计开放式基金数量(只)

1998年

74,188.36

5

74,188.36

5

0

0

1999年

654,570.67

22

654,570.67

22

0

0

2000年

2,692,230.27

33

2,692,230.27

33

0

0

2001年

-1,080,698.82

49

-1,088,379.10

46

7,680.28

3

2002年

-1,102,551.54

71

-867,287.83

54

-235,263.71

17

2003年

2,354,761.50

110

1,461,136.92

54

893,624.58

56

2004年

-675,351.24

153

-322,792.35

54

-352,558.89

99

2005年上半年

-599,817.48

181

-257,616.28

54

-342,201.20

127

合计

2,317,331.72

 

2,346,050.66

 

-28,718.94

 
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银河基金研究”·不同投资方向基金年度经营业绩一览表

投资方向

累计

2005年上半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股票方向

188.90

-85.17

-77.47

228.27

-110.76

-108.07

269.22

65.46

7.42

债券方向

9.04

2.50

0.55

5.48

0.51

0

0

0

0

货币方向

29.21

20.28

8.92

0.00699

0

0

0

0

0

保本型

4.59

2.41

0.47

1.71

0

0

0

0

0

合计

231.73

-59.98

-67.54

235.48

-110.26

-108.07

269.22

65.46

7.42

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银河基金研究”·基金年度管理费和托管费汇总表

年度

管理费

托管费

1998年

1.62

0.16

1999年

6.85

0.78

2000年

11.05

1.89

2001年

10.96

1.89

2002年

14.22

2.44

2003年

19.32

3.37

2004年

35.29

6.17

2005年上半年

20.28

3.8

合计

119.59

20.5

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基金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6,300,000篇。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