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净值增长率跑输大盘 是否已被股改行情抛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 09:35 中国证券报 | ||||||||||||
股改行情一个月,上证综指上涨15.46%,而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仅7.96% 基金被股改行情抛弃? 中证投资 徐辉
7月以来的股改行情中,基金全面跑输了大盘。从7月12日到8月12日的24个交易日中,上证综指上涨15.46%,同期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增长则仅为大盘同期上涨幅度的一半左右,95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只有7.96%。 极度防御是根源 在笔者看来,基金在股改行情中全面跑输大盘的原因在于极度防守。因为极度防守,使得基金死守一些看似稳健、实则可能已经无利可图的“鸡肋”股,而对于一些处于成长的烦恼中的优质股票,却不敢介入。 一方面,由于极度防守,基金主要持仓和增持的股票股价多数高高在上,部分已经透支了未来公司的增长。可能的情况是,公司盈利继续增长,但股票价格的增长却难尽如人意。事实上,前几年这类股票很多。如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等,公司价值增长相当稳健而且快速,但投资者几年下来的收益就是不高。为什么?因为它们最初的股价就高估了。在这种局面下进行的投资行为,投资者不得不花上几年时间,来等待公司的价值超越自己的买价,进而获利。这个过程中,投资者事实上付出了沉重的时间成本。 基金错失“成长烦恼型”股票 另一方面,处于成长中的烦恼中的股票,一般而言才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其一,公司本身就是行业内的优秀公司,只是因为各种偶然性因素,导致了盈利出现短期回落,事实上,其长期的盈利走势是健康的。其二,就资本市场而言,它是会夸大企业的盈利波动的,股价往往会过分反映基本面的变化,这种状况下反而为长期价值投资者提供了绝好的买入机会。 当然,事实上,基金的极度防守确实有制度性的因素。考核、激励机制令基金经理短视。让我们再回顾7月中旬一位基金投资总监的话:“大底当前,战术做空没意义,长期战略应该买入。这我们知道。可是现在基金业绩排名那么激烈,年度排名落后要下岗,季度排名落后要减薪。考核让我们不得不短视。其他家减仓,我们就得跟着减;要不,出来的(基金)放出点利空,在买盘匮乏的情况下,我们根本扛不住。”显然,在部分基金经理看来,为什么要买、为什么要卖,仅仅是因为别人都在这么干。 当然,基金跑输大盘还有其它一些因素,比如,部分基金重仓股停牌了。如长电、宝钢、上港等,这可能会拉低基金几个点的收益。 被动局面会得到适当改善 弄清楚基金跑输大盘的根源后,我们认为,基金暂时跑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基金经理们价值投资的心态发生改变。 一方面,就目前而言,基金收益仅为大盘的一半,事件本身表明了蓝筹股在股改过程“待遇”较低。这并不是一个公平的现象:蓝筹股不能由于业绩好就对价低,这一问题事实上在投资界已经形成共识。但上市公司在实施对价时,仍然将投资者历史上是否盈利作为一个考虑因素。 另一方面,蓝筹股的收益率未来会逐步超越三线股。目前中小板、两市本地股等G股和准G股股票表现相当活跃,事实上,股改目前在部分股票上的股价反应,已远远超越了其对价形成的价值提升。也就是说,新的投机行为已经形成。这是股改形成的新的风险,未来部分投资者可能要为此埋单。 就长线投资者而言,应该说股改为他们提供了绝好的介入良机。能够以低于20%至30%的成本购入好公司的股票,这事实上是为投资者争取了20%至30%的安全边际,在这种局面下,投资者主要的考虑是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稳定性。 就好公司和差公司而言,15%的对价差异,可能仅仅是1年的增长情况就可以抵消的。比如,好公司一般在一年中能够得到15%左右的价值提升,而大部分差公司,在一年中价值可能仅仅提升3至5个百分点。所以,对于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而言,由于其进行的是为期3至5年、甚至更长的价值投资,其正确的选择还是,首先看公司、其次看股改对价,而不是相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