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仓促赶集产品设计鲜有亮点 市场捏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 10:08 证券日报 | |||||||||
□ 本报记者 秦炜 近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的首只基金产品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投入发行。作为银行系基金的旗舰,工银瑞信基金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首只基金发行受到了市场各方的极大关注和期待。
细心的人们都会发现,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是6月4日获准设立,6月21日注册成立的,7月5日开业,7月22日就刊登了其首只基金产品的《招募说明书》。由此可见,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的办事速度是非常高效的。然而,这种已经超出了基金管理公司正常运作的理论极限的“高效”,实在匪夷所思。因为设计成型一只基金产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审批一只基金产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一切,工银瑞信基金公司仅在一个月内就全部完成,不可思议。 真的做足准备了吗 作为银行系首只基金,以“放卫星”般的超快速度上市发售,确实让人增添了几分忧虑,工银瑞信到底真的准备好了吗? 有市场人士猜测,工银瑞信首只基金产品的设计不可能是在公司成立后才开始的,估计在公司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是一个特事特办的典型。因为相关宣传品的设计、印刷、递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个好的设计,推敲一、二个月是正常的,如果只是一次成功,也需要数个工作日;制版、印刷、装订过程也需要数个工作日;分装也需要数个工作日;递送也需要数个工作日。这一切,在以往的任何一家基金管理公司里,都没有在一个月内完成的。 有市场人士表示,工行这只基金的销售工作才刚刚开始,暂时还不太好评价。但有两点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发行之前的推介工作做的没有以往其它很多基金管理公司扎实和细致,很多工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在推介这只新基金时候说不出来可以推介的亮点;与新基金有关的宣传品在很多营销网点里没有摆放。 一位资深基金研究人士对记者说,作为首航的银行系基金,工银瑞信无可否认拥有强大的后备资源和发展潜力,但在首发基金的产品设计上似乎略显粗糙,这难免与工银瑞信基金的超常规入市速度有关,在资源的整合上似乎略显仓促。因此,虽然工银瑞信基金有着新发基金中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但渠道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该基金成立后能否凭借优异的投资运做业绩在众多基金中后来者居上,仍然有待在实际运作中进行磨合。 产品设计没有亮点 证券界资深分析师江赛春认为,从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的招募说明书上来看,该基金产品却显得相对平淡,产品设计上鲜有亮点。 他说,对一只新基金而言,基金产品设计、投资理念、管理团队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三个主要方面。首先从产品设计来看,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与目前国内多数股票型基金趋同,产品本身并没有体现出较为鲜明的特色。该基金定位在大中盘价值型基金,在投资策略上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采取的是大类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股选择的三层次投资策略,这与目前大多数基金产品基本相同。但在对每一层次的策略说明上,招募说明书的描述都较为模糊,且多以定性描述为主。虽然对基金产品给出了完备的说明,但投资者在其中也难以发现该基金产品的真正亮点所在。 从投资理念来看,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提出该基金将秉持价值投资理念,重点投资于经营稳健、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价值被低估的大中型上市公司股票。在股票选择中,该基金提出按照品质扫描、竞争优势评价和价值评估的流程,筛选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大中型上市公司,并按照估值与市场价格的比较进行投资。从流程而言这一过程是十分完善的,也是许多基金产品通用的做法,但招募说明书中的描述仍然偏模糊,从中难以了解工银瑞信基金选股理念独特的优势所在。例如对基金业目前最为核心的股票估值问题,该基金并未提出独特的视点。尤其是目前市场正处于股权分置改革的过渡阶段,对大中型上市公司的估值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基金投资面临的难题。依据传统的现金流折现和相对估值法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已显得不足。 工银瑞信基金同时也是国内首只银行系合资基金。合资方瑞士信贷资产管理公司是成熟市场上一流的资产管理机构,拥有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投资技术。这使人们对工银瑞信基金未来投资的规范化充满期待。为此工银瑞信基金在招募说明书中也多次提及借鉴了合资方的相关经验。但从产品本身来看,在产品设计阶段合资方介入是相对较少的,产品本身较少体现出瑞士信贷在投资管理独特的技术或资源。 另一位专业人士也发表了类似看法,认为从投资目标、范围、理念看,均反映出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是一只四平八稳的基金,其投资目标是“有效控制投资组合风险,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投资范围是“限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回购、央行票据、可转换债券以及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允许基金投资的其它金融工具。本基金投资组合的范围为: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60%-95%,债券及现金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5%-40%;投资理念是“股票价格终将反映其价值。本基金投资于经营稳健、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价值被低估的大中型上市公司,实现基金资产长期稳定增值的目标”。其将要投资的大、中盘股股票基本上是当前大多数基金已经重仓持有的大盘蓝筹股票、二线绩优股,它的入市,恐怕将会促使目前市场上已经形成的“抱团取暖”之球更加庞大。 销售宣传怕有误导 在工银瑞信基金开始销售的当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工商银行的销售机构,发现工商银行的客户经理主要是在用两种方式推介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凭中国工商银行的信誉、对于保底的暗示、持有两年免费。我们觉得,这两种方式都怕有所不妥。 第一,凭中国工商银行的信誉。工商银行是基金公司的大股东,工商银行的信誉主要是对银行的储户,中国工商银行的信誉是对具有法律效用的银行存单的信誉,因此保证本金安全和如数支付利息也是一种遵纪守法的行为。按照市场规则,投资人购买基金后要风险自担,因此,盲目地幻想凭借大股东的信誉就可以保证盈利,将大股东的信誉同子公司的理财能力简单地划等号,就大错特错了。 第二,对于保底的暗示,即有的客户经理以工商银行曾经在外汇理财业务上对客户有过保底保收益的事情来进行暗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1)银行是银行,基金管理公司是基金管理公司,是两个机构;(2)基金历来是不保底、不保收益的;(3)即使保,也要有合法合规的书面合同或协议;(4)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没有这个实力对所有的客户保底和保收益。 第三,持有两年免费。这个免费指的免赎回费,而不是免全部的费用,如认购费、赎回费。笼统地宣传持有两年免费,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式的误导。基金是否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不能以是否免几年的费用来衡量。 王连洲:关注经营团队 有市场人士认为,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成立得太快,投资管理团队、研究团队都在仓促之间组建,目前人员是否到齐,尤其是研究人员是否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前期的研究准备,这些都对于这只基金日后的投资绩效好坏具有重要的影响。 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江晖作为业内知名的基金经理,在往任的基金中有着不错的业绩表现。但他近两年所做的管理工作较多。人们对于江晖一年左右就从湘财荷银的投资总监又跳槽到工银瑞信,短时间里在这个其实很小的圈子中跳来跳去之所为也颇有微词,担心工银瑞信用江晖的所谓“明星效应”,到头来怕落得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结局。 著名基金专家王连洲指出,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是国家最大商业银行和知名外资投行,具有销售网点多等不少优势条件。它的成立预示着市场上又多了一个具有外资成分的基金管理公司,这对于提高基金行业的经营竞争水平,聚集社会闲置资金,扩大投资者投资渠道,推动储蓄资金向资本市场的转化,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他希望投资者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以为购买了银行系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就一定可以得到丰厚和稳定的收益,或者最起码也有个保底的收益,这不一定。须知银行是银行,基金管理公司是基金管理公司,两者各为独立法人,在投资经营上是绝对井水不犯河水、具有“隔火墙”的。可以充分相信,作为基金管理公司股东的银行,决不会违反现行法律以信贷资金参与基金投资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基金的销售规模和经营的业绩。 王连洲也认为,基金能否得到投资者的认知和信任,关键在于该基金经营团队合理而有效的法人结构,特别是基金经理人的职业操守及其丰富的市场驾御经验和应变能力。一只基金未来的业绩如何,能否给投资者带来较为理想的收益,不能说与基金公司股东的支持和扶助没有一点关系,但实践将说明,因种种规制条件所限,这实在不能寄予过高的期待和希望。基金投资者需要注意和关心的,是基金产品的设计理念以及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经历。现在市场最需要的,并非是更多基金管理公司的数目,而是更多的对投资者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高超管理技能的专业人员。希望基金经理人作为投资者可以信赖的信托受托人,为投资者来之不易的资金投入带来回报。投资者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一种高度的警觉: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