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峰:无点石成金本领 自己不买基金(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08:48 北京现代商报 | |||||||||
作为一批最早进入基金行业的研究人员,胡立峰如今已是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基金分析师,他对基金的分析研究在业内颇有影响,并且提出的许多问题都一一得到应验,比如基金的同质化、基金产品定位、内部关联交易等。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胡立峰说得很简单:“也就是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细节决定成败。” 为兴趣而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我对基金研究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而且这对我来说更多的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一种天然的兴趣和爱好。” 胡立峰于1998年就开始从事证券业,但一直都是做最基层的工作,直到1999年下半年,接触到基金业这个新兴的行业之后才开始从事基金研究工作。在2000年一年的时间里,他就在《证券时报》和《中国证券报》上发表了60多篇文章,其中的几篇还在业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一年,不仅仅是事业上的转折,他的宝贝儿子也在这一年出生了。“在风景如画的厦门白鹭洲草坪,在微波荡漾的湖畔与妻儿一起享受阳光、海风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这就是生活。” 从2001年6月开始,胡立峰进入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工作,一做就是4年多。提到银河,胡立峰更多的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他觉得银河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银河是很支持研究的,对待职工,也是一个很人性化的公司,只要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公司会顾及到员工的个人需要。”他还举例子说,“比如拿我们搞研究来说,灵感来了,哪怕再晚,一直都会做下去,经常就是第二天早晨才做完,然后去睡觉。这个时候公司不会打扰我,不会给我打电话,会让我安心的工作,然后安心的休息。” 在问及是否有公司高薪来挖他的时候,胡立峰很诚恳地表示,他看重的不是薪水的高低,而是银河这样人性化的管理,有这样好的一个工作平台,在这里做他所热爱的基金研究,能让他的价值能够得到这个社会的认可。 一个对数字极度敏感的人 胡立峰对数字很敏感,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总能准确地记住每件事情发生的年月日。正是基于这个优势,胡立峰在长期跟踪一只基金之后,会很容易发现其中的数字错误。“我从来没遇到过什么干扰。银河给我较大的独立空间和舞台。现在很多基金管理公司对我也开始理解了。作为我自己来说,第一,我没有乱讲话;第二,我讲的基本上都是事实,以数据作基础,到目前我还没出现过事故。不过我现在不像以前那样咄咄逼人,稍微收敛一下,不做出过于激进的判断,给自己留有余地。刚出道的时候什么都不怕,也给很多基金公司带来很大的‘麻烦’,现在也会有人恨我。不过,像我这样‘另类’的人能够顺利成长,证明证券市场健康的东西还是主流。” 胡立峰总是强调,在这个行业里,诚信是最重要的,要“讲真话,讲实话”,分析师和研究员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独立、客观、公正”。“做到今天,我经常还是会很尖刻地提出些问题,不过我基本能做到让人家挑不出文章的毛病。我不能只满足少数基金公司的利益要求,因为这个行业是社会性的。” 研究和投资是有距离的 “做了这么多研究,你应该是个很好的投资人了?” “我没有点石成金的本领。我自己不做基金,这是任何时候不能违背的规矩,也是职业的要求。这个行业有个说法就是‘做的人不说,说的人不做’,投资是要有冒险的成分,做投资的人要胆大心细,感觉到位。做研究的人顾忌多,考虑问题特别强调全面性、逻辑性、条理性,有这样的心态,视野上就会被束缚。所以我做不了投资人。”他认真地解释道。 胡立峰轶事 注重细节的胡立峰,每次基金报表出来的时候,都会亲自去录入一遍,包括做表格、做统计。“虽然很多人会觉得这种方式很原始,并且效率低下,但是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亲自做一遍之后,我的整个分析研究思路就出来了。如果总是从很高的角度看问题,可能永远都看不到很多细节,包括基金交易的周转率、财务数据以及操作风格等等。” 胡立峰经常批评基金,有人质疑他的消息来源,也有人好奇他是否会因为得罪人而遭受威胁。“圈内的朋友很早就提醒我说要立足做基金研究,就不要去管虚的东西,通过公开数据做自己独立分析,实实在在,不要有任何利益纠葛,就算结论错了,只要过程是对的就可以了。” (商报记者 柏丹) | |||||||||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