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拉动规模新高 基金公司分化战愈演愈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09:18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 齐轶 良茂期货 翁嘉明 据中国证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42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到4473.5亿份,如加上其未统计入内的30日成立的长城货币基金,实际基金业规模已经突破4500亿份。
货币基金拉动规模新高 数据表明,基金行业的管理规模又创出新高,基金公司间的分化更趋明显,在货币市场基金的强力助阵下,南方、华安整体管理规模继续位列“第一集团”,其中南方基金以587.09亿份继续占据榜首位置,比三月末增加113亿份;华安则以543.34亿份紧随其后;招商、华夏和博时则以351亿、343.5亿和302亿分列第三到第五,海富通和嘉实也越过了200亿份;易方达、鹏华、中信、银华、大成和长盛继续位列“百亿军团”行列;50—100亿份则有11家,50亿份以下达19家,而东方、国联、华富、金鹰、东吴和天治则都未超过9亿份。 此次公告的开放式基金比一季度增加16只,而规模增加了近700亿份,由于16只基金总首发额不到275亿份,假设其余114只规模稳定的理想情况,不难算出,如此规模的增量应是来源于货币基金规模的扩大,并推动许多基金公司规模创出历史记录;南方、华安、招商、华夏、博时、长信、泰信、易方达和海富通的规模持续扩大均受益于此,此外上证50(资讯 行情 论坛)ETF在弱市中规模的大幅增长也为华夏贡献不小。 值得一提的还有海富通货币,作为一只今年刚成立的货币基金,到5月规模很可能已经接近60亿份。经过记者初步估算,货币市场基金应该达到1600亿以上,较之一季度末的1200亿,又实现了大幅增长。 份额“大赎”初步遏制 今年4、5月份,A股市场处于一轮下跌趋势,深、沪两地股指皆下跌13%以上。股票型基金是否在下跌中出现大幅赎回令人关注。据公开数据显示,有10多家公司对比一季度出现了净申购,当然这其中有货币基金的这一重要因素。剔除拥有货币基金的公司,我们发现依然有公司基金份额出现环比增长,如湘财荷银、景顺长城;在30多家出现赎回的公司,如一季度的大规模“缩水”现象也得到初步遏制,相当多的公司基金份额,4、5月的数据与一季度末相比仅出现5%左右的“缩水”,东方、天治等一季度赎回严重的公司,连续2个月出现了稳定的迹象。这种情况令人振奋,可能有三大原因促成了这一扭转:首先,即使4、5月基金出现大规模赎回的现象确实存在,但也可以认为,随着股指的不断下跌,基于对指数接近底部的主观判断,不少投资者开始加大对基金申购力度,一定程度抵消了赎回的因素;其次,随着股指下跌,投资者在基金中原有投资的“缩水”,使得“处置效应”的作用得到显现;最后,原有首发规模中的“水分”在打开日常业务后几个月里逐步得到“挤干”,投资性资金成了基金份额的主力。此外,统计显示个别公司货币基金首发“泡沫”也在打开后“破灭”。不过,随着持续营销的展开,这些“后发基金”份额会逐步趋于稳定并稳步增长。 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基金规模增长,特别是大型公司的管理规模扩大,使得行业内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显示,前10家已经占到65%左右,而去年末该项数值为60%。不可否认,这种集中度的提高要归于这些公司增长的货币基金因素。虽然,“大申大赎”的特征使得份额的稳定度具有“天然”的不确定性,但这些公司依靠其拥有的行业影响力、名牌知名度和相对较佳的业绩,使这一不确定因素得到抑制,从而保障了在股票市场不佳时期,整体管理份额保持稳定甚至增长。 以去年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华安富利为例,去年从基金中列支的销售费用达到3000万元,有如此庞大的规模,对持续营销起了重要作用,而持续营销的结果又使其规模不断增长……这种大型基金的“循环效应”造就了基金“巨无霸”的产生;受货币基金和创新品种(如ETF)追捧的影响,华安、南方、华夏等数家行业龙头公司收入将明显增长,而“二线阵营”的公司也将保持稳定的势头;而行业“后进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收入则可能出现低位徘徊的局面。如果股票基金发行依然如此低迷,去年基金业管理费收入数十个百分点的快速增长将告结束,收入格局将以“局部牛市”特征显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