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暂停收取管理费 > 正文
 

基金步入零管理费时代 期待理性费率模式(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14:12 经济参考报

  5月27日的数据表明,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的最新单位净值为0.9580元,海富通收益增长基金的单位净值为0.8950元,国泰金龙债券基金净值0.9930元。这意味着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还要继续为投资者“免费劳动”。而国泰金龙债券基金早在2004年债券市场低迷期间,就已经没有管理费进账了。更令人沮丧的是,在整个市场行情,尤其是股票市场行情不看好的情况下,无法获取管理费对上述基金公司而言还可能要持续一些时日。

  管理层呵护下的固定费率

  失去了最主要收入来源,不知道这些基金公司该如何来应对这漫漫熊市。但,其他100多家没有相关“零管理费”条款的基金公司,丰厚的管理费仍然是其毫无风险的囊中物。

  据证监会的资料显示,2004年基金销售总额达到1700多亿元,超过了此前5年的总和。截止2005年5月中旬,已经发行或即将发行的基金将达到24家,份额规模同去年同期保持相当。一边是巨大的发行规模和热火朝天的销售形势,另一方面是基金收益率的一片惨淡。无论怎样,在基金公司的管理费和基金业绩不相关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对于业绩的追求远远比不上基金规模的扩大。

  基金持有人之所以投资基金,正是在于对基金公司的专业知识和特有信息的信赖。基金收取管理费,也正来源于其专业知识和特有信息来过滤风险和发现价值从而为投资者实现保值增值。如果,基金公司无法为投资者实现价值,其作为收取管理费的“对价物”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与基金收益率相关联的浮动制管理费应该是对二者的权益的合理匹配。国内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目前实施的是固定制的“潜规则”。国内目前的基金业管理费率中,股票基金1.5%、债券基金0.6%、货币基金0.33%。

  浮动费率模式下,盈利能力、管理成本与基金收费挂钩,这将有助于消除绩差基金公司患上的“管理费依赖症”,使它们有动力去努力改善基金的不良业绩。而且,基金规模与收取的管理费呈负相关。

  “在一定规模后,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分摊到每份基金的管理成本与研发费用将呈递减的规模效应。一个40亿规模的基金所需要的管理与研究成本,和一个200亿规模的基金并无大多大的差别,但在固定费率下,而后者的管理费是前者的5倍(相差5倍)。所以,浮动制费率不但能激励基金公司提高其盈利能力,而且也能激励其进行成本控制管理,而且,还能把省下的2.4亿转化为基金持有人的收益。”某证券的研究人员对本报记者说。

  然而,为何我国基金业绝大部分基金仍在“顽强”坚守固定费率?在管理层的力挺是不容置疑的:在极力推进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战略意图上,要使基金保持一个快速的发行规模。一旦放开费率闸门,会出现惨烈无序的“降价”恶性竞争,使得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主力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局面将日渐式微。曾经的券商佣金大战,不但使得券商尽力疲惫,也引发了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的违规操作,这也是管理层心有余悸的痛处。

  多方压力下高额固定费率

  为了获得市场份额,部分基金管理人在新基金发行时承诺:在基金份额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水平期间,暂停计提基金管理费。

  “现行的管理费模式,对于基金公司提高业绩的激励几乎是毫无作用的,作为基金持有人,我们非常乐意看到一些基金公司这种自主积极的态度”某保险公司的投资人员对本报记者说。

  随着基金公司的增加,以及产品的丰富,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但在产品同质,投资比例和渠道方面并无多大突破的情况下,也就陷入了雷同的局面。在市场资金既定的情况下,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的陆续推出对基金的发行是一个竞争。券商理财产品在承诺一定收益率的情况下,所收取的管理费最高的“长江超越理财1号”也不过1.5%,其他的一般在0.5%-0.8%之间。而且,在一些集合理财产品中,还列有“没有收益就不收取管理费的”类似的承诺。“东方红1号”甚至无条件承诺免收管理费。不难想象,在管理费上,券商的理财产品必然会对基金的发售形成一定的压力。

  在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大力推广的进程中,理财产品以其稳健的收益率和低风险正在分散着市场的资金。

  随着银行号基金的建立,其凭借银行原有的人力和物力,在降低管理成本和研究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基金持有人很可能会赎回现有基金进而转向银行基金,这也是现有基金公司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如果现在我能保本的话,我一定会把基金给赎回来买人民币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很稳妥,一般至少能保证3%的收益率。”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的一位职员对记者表示。

  无论怎样,基金持有人对于基金管理者的期望决不仅是管理费方面的让步;最为重要的是,基金公司能够进行更为科学的操作手段,提高基金的收益率。但在基金管理公司的收益不能为基金持有人所调控的情况下,也就是基金持有人在支付了报酬而又没有收益的环境里,我们很难理解管理层所力求的主力机构投资者能获得最终投资者的支持。

  毫无疑问,随着各种投资品种的增加以及各风险层次的产品的推出,基金不再可能在市场上受到以往的热捧,如果基金还不主动顺势作出各项调整和创新的话。同样,基金管理人现在那种无论其业绩如何都获得丰厚管理费的“黄金时代”,也将成为他们日后酸涩的“美丽回忆”。

  

基金步入零管理费时代期待理性费率模式(图)

  2005年3月,国内最大的合资基金公司诞生,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德意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京举行。(经济参考报供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全部管理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