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商业银行准入基金业 > 正文
 

银行基金入市藏悬念 混业时代到来意味什么(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09:21 中国企业报

  

银行基金入市藏悬念混业时代到来意味什么(图)

混业金融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如何应对一系列难题

  银行和基金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如何遏制

  本报记者 缪舢/文

  日前,央行发布一纸公告,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共同确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为首批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银行。三部门联合召开会议,确定首批3家试点银行设立基金公司的各项审批工作,力争在9月底以前完成。银行基金公司的试点推出揭开了中国通过银行控股集团由分业向混业经营的序幕。有关业内人士称,2006年末在我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在混业经营方面的政策空间正在逐渐放开,以培植与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能力。

  但是,混业金融时代的开始意味着金融格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也给当前监管体系的改革和银行资产风险防范带来一系列难题。

  分业监管下的双重考验

  在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共同制定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由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3家共管的监管模式。银监会对设立基金公司的商业银行制定风险监管指标计算标准,并实施监管;证监会对银行基金公司及其发行的基金产品实施监管;央行对银行基金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备案和监管。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钟伟说,作为试点的商业银行,从有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意向到最终推出自己的基金品种,需要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审查程序的多次反复,这也是迫不得已,因为目前的银证混业是基于法人分业下的混业。也就是银行控股集团呈现“多个法人、多块牌照、多种业务”的特点,可以混业经营,但这种混业是放置在分业监管框架之下的。

  他认为,由于短期内合并式的混业监管框架难以出台,银行基金面临多部门监管,难免会造成监管重叠和真空并存的现象,这对商业银行的耐心是一种考验,对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跨部门协调也是考验。

  随着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业务的混业经营出现,监管协调已无法回避,有识之士指出,信息互通共享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据报道,目前一项耗资7亿元的金融监管工程正在实施,旨将分业监管的金融领域重新组合到一起。

  建立有效的防火墙相当困难

  为保证商业银行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平稳运行,必须要在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业务与商业银行的银行业务之间形成严密的防火墙,严格做到风险的隔离,避免风险的传染和可能出现的不正当竞争。

  《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专门针对两者之间的经营、人员、投资、信息共享以及大额赎回时的融资便利、交叉托管等问题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并明确银监会和证监会将依据《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制定详细的关联交易实施细则,切实防范跨市场风险。

  钟伟认为,尽管新设立的银行基金公司从机构到人员都是独立的,但在银行及其基金公司之间,要建立有效的外部防火墙仍然相当困难,银行和基金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将难以遏制。一是由于能够设立银行基金公司的是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因此商业银行和由其设立的银行基金公司之间必然出现交叉托管的现象。在交叉托管中,银行以某种默契疏于托管义务是必然的,由此造成银行事实上的集基金发行和托管于一身,如何有效保障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将更加困难。二是尽管最终商业银行需要将银行业务和其基金管理业务进行“并表”,再提供给央行和监管者,但如果在试点办法之后实施细则没有及时跟上,那么银行和基金公司之间内部操纵和关联交易的可能性颇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认为,“防火墙的设立,除了重点需要防范风险传染以及可能涉及的违规融资风险之外,还应当关注可能出现的利益输送和关联交易以及排他性的市场交易行为等等。例如,商业银行可能会利用贷款、结算等方面的优惠与便利,吸引企业购买基金产品,这显然是一般的证券基金管理公司所不具备的;同时,商业银行依然是基金销售最为重要的销售渠道,如果商业银行过于偏向自身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就可能会不利于竞争性的市场结构的形成,因而对于这些问题应当重点关注。”

  不过,巴曙松还指出,目前采用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这种模式,本身就是期望商业银行能够发挥与基金管理公司的协同效应,利用自己掌握的客户信息和网络优势,充分拓展基金业务。“在协同效应的发挥与防火墙的设立之间,应当有明确的区分,不能因为过分强调防火墙而影响到协同效应的发挥,也不能因为强调协同效应而忽视防火墙的设立。”

  沪深股市很可能进一步边缘化

  许多券商分析师相信,银行设立基金公司是引导合规的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重要标志,意味着大量的储蓄资金可以通过购买银行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股市,这对股市来说肯定是利好因素。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获准首批试点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消息公布后次日,沪、深股市均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走势。

  但钟伟对此并不乐观。他认为,目前证券市场上基金公司的状况差强人意,由于沪深股市的灰暗和上市公司创造价值能力的低下,基金公司不可能有良好效益,至多是拥有集中持股带来的账面浮盈而已,因此银行基金公司很可能对发行股票基金的兴趣不大。如果将银行基金视作沪深股市的重大利好,显得有些夸张。一是此消息传言已久,市场早已吸收;二是现有基金公司失去获银行青睐的机会,使得利益格局进一步向银行体系,而不是向投行体系倾斜;三是银行设立的基金公司很难对股票型基金有很大兴趣,因此也不构成沪深市场资金供给的宽松。

  “对证券市场而言,银行基金公司的试点推出短期内将仅仅感受到象征性利好,长期很可能演变为沪深股市进一步的边缘化。”钟伟进一步指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银行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