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即好 以ETF形式一揽子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 06:51 第一财经日报 | |||||||||
任承德 “简单”就是好 对现在的一些解决股权分置的方案,个人观点认为,可操作性不大。还原发行的最初状况,违反历史原则,没有人可以判断当时价格的合理性;而基于独立上市公司的方案,无
我们所要寻找的方案需要的是大原则,而不是纠缠在细枝末节上。我们需要设定这样的计划:原则清晰,操作简单,通俗易懂,损失分担,不留后遗症,过渡期短。已有的数千个方案表明不可能寻找到为绝大部分参与者(投资者、融资者和管理层)所满意的方案。 利用ETF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在原则确定以后,要有一个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一揽子的方案各方都会有所损失,但是总的社会成本降低了。 我们以2001年7月1日为例,当时非流通股所占比例约65%,流通股占35%。由于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并涉及上市公司控股地位,排除具有国家战略意义资源的上市公司,把非流通股整体打包,一部分划归投资者(选择划归的投资者必须确定一个分割的时点),一部分由控股股东和社保资金分配,而划分的比例是可以讨论的,国家可以选择继续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不同成分非流通股股权同比例划归。以临界点控股51%计算,65%至51%的部分划归流通股股东,余下的51%由控股股东和社保资金分配。 由于整个市场的净资产远较个股净资产有意义,划归流通股股东的可以净资产方式配股,或统一商定价格实施,甚至可以送股。控股股东和社保基金的划分比例由双方商定。 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ETF模式来解决打包并划分的技术问题。分配给各个股东的ETF,同股同权按期(如10年,每年10%)取得流通权。 本方案具体原则 1、本方案用于统一解决国有股(包括国有法人股)的全流通问题,其他性质非流通股的全流通解决方案的确定,可参照本方案进行。 2、由控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商定划转比例和方式; 3、由控股股东和社保基金商定划转比例和方式,仅限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 4、确定受让非流通股的流通股股东界定。只要在“市场化询价”以前开户的界定都涵盖,扣除已开上海和深圳股东账户但没有一次操作的,并扣除当时的不规范账户; 5、确定参与上市公司名单:“市场化询价”前后是极重要的分水岭; 6、国家管理部门决定不参与划转的国家战略资源企业名单,不参与划转企业无流通权; 7、国有法人股视同国有股,历史转让股份视同非流通股; 8、开设权证交易协助投资人实现ETF转让; 9、按当时新股发行价格购买的其他法人股视同流通股; 10、建立集体诉讼制度; 11、打包ETF具有继承权,不受国家后续法律限制,如税收等; 12、B股市场原则相同于A股,现有B股划入A股,原B股外资流通股股东只能卖出; 13、限期解决:所有工作限定在3个月内完成; 14、3个月内立即停止非流通股股权转让,停止B股外资法人股转让; 15、宣布按市场化原则管理市场; 16、新股发行短期内暂停,以后新股发行同步实现全流通; 不会出现国家战略资源流失 2005年2月22日是实施“新股市场化询价”前的最后一天。到2005年2月22日为止,沪深股市发行A股1353家,其中非流通股占69.3%,流通股占30.7%。市场损失方面,以2001年7月1日之前上市公司为例,至今流通市值损失约8800亿元。 本方案中国家需要付出的不是有形成本,如果是配股方式,实质是获得了收益,如果是送股,也只是账面的转移。流通股股东获得一次性补偿,得到的也不是有形的资产而是股权,但总和不应超过8800亿元。这种付出,不是简单的补偿,而是对历史的承认。对非流通股股东,和解决银行问题相比,代价要小得多,而且可获得直接全面的问题解决。 对大股东的控股地位,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98家控股权在50%以内,其中只有14家控股权在30%以内,所有198家都属于竞争性行业。因此总体不可能出现国家战略资源流失的现象。 股权的收购兼并将伴随着股权分置问题取得突破,市场将被有效激活。如果能配合实施社保基金的ETF持有部分以一些简单措施(如大额交易),资源配置功能将可促进市场发展。 不必对市场资金有担心。当市场真正步入价值区域后,市场将会有足够的承接力。目前市场启动之初,分步流通的比例可以较低,但随流通量的增加,市场规模将随之扩大。(作者单位为银河证券上海总部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