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专家李梅专栏 > 正文
 

指数交易每日必读:50ETF 沪深300和上证综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 09:26 新浪财经

  李梅

  前日观点回放

  市场永远基于预期与传闻而波动,愚人节走势,与从前各种波动,并无不同。过度看多空,都不可取。今年绝不会是转折之年,也绝不会是崩盘之年,而注定只能是多事之秋。
频繁动荡的走势,今后还将多次发生。近日主要内容,是千二整数的多次狙击与反狙击战。

  今日大市指津

  今日沪指再跌11点,全日跌幅减少,但仍呈现单边下跌,收于1200之下。旅游、有色、深本地板保持强势;涨、跌停板,均出现多家ST身影;电力、网络、航空概念跌幅较大。钟成交接近五日以来最低。海油工程(资讯 行情 论坛)、苏宁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等大牛股继续上扬,但大盘整体在急速反弹后欲振乏力,成交量萎缩制约大盘活跃,全场观望气氛浓郁。

  对全流通原则不久将公布的说法,已有部分业内人士,及关注全流通问题的专家,给予了证实。这是目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何看待?——越不明朗,市场越熊;日趋明朗,大盘动荡日益加剧。

  顺应与国际接轨的大趋势,沪深300指数出台,并将于4月8日正式发布。覆盖沪深两市六成市值,据称集中了一批质地优良公司,这些公司基本被基金等实力机构持有,能充分反映主流资金的动向,对投资者研判市场具有指导意义。消息对市场的影响,前期已有所消化,对市场心理影响最大的的问题,交易所有关负责人,也给出了说法:“股票指数是股票指数期货的基础,但沪深300指数的推出,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推出股指期货,指数期货的推出需要选择具有一定历史的指数作为标的,沪深300指数还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市场检验。另外股指期货的推出还需要特定的市场环境和适合的时机。”

  本人也很希望有这样一个指数品种,能够尽早出台,甚至衍生出更多的诸如300ETF、期指等一些相关投资工具,以尽早满足各类投资者早已应由的需求。愿我们共同用心把握好——未来它的50次、300次大中小拐点。

  美中不足,是它的年龄,目前还只三个月(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点1000点)。其实,它跟中国股市一样,有10几年历史。为什么不以2000、1995为计算基点呢?或者,以2004年底沪指1266.50为计算基点,这样可以让大家更快的熟识它、习惯它、认同它。——希望本栏的这个建议,能够被做到交易软件里,在与国际接轨之前,先与老上证综合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接轨。以方便ETF的波段交易者,或其它未来对指数有需求的人。

  目前场内流行两种观点,一认为沪深300推出,可望托起大盘——其实,市场总在它走自己的路;另一种观点认为,300会跟50一样没用——其实,50和300,另有更好的用途。

  本栏观点:“50ETF(资讯 行情 论坛)≈300≈1A0001(上证)”,如去年"9.14"整个行情中,上证涨幅18.801%,50指数涨19.04%,误差仅千分之二;再如两会期间启动的这波下跌浪,沪指跌12.533%,50指数跌11.910%,误差0.6%。这是50与1400只股的对比,对300来说,误差应比50小得多——每波中级行情千分之几的偏差,或每年百分之几,并不是投资或投机的重点所在。投资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不在于数字计算的精确,而在于思想方向的正确。

  对短中线的波段交易者来说——完全可以看着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交易50,当然300就更是这样;

  对长线投资者来说——关键还不是你买入时的价格,跟别人相差百分之几;而是当你卖出时,跟别人相差的百分之十几、几十利润。

  对超长线来说——指数投资,是工具,世上最安全、最简单、最优秀的投资工具之一。主要理由还不是它每年会强于大盘平均数百分之几,而是中国人从此也可以利用指数这个工具了。相比其它行业中形形色色变幻莫测的参与方式,从此你有更简单、更好用的方法,可以搭乘这趟信息透明、最简单易懂、最方便快捷、最安全(几乎去除了所有的非系统性风险)、俱最佳流动性的金融列车,甚至可以不闻不问的,直驶未来(比如说,您每月投入一笔固定金额,总股数就会贱时买得多,贵时买得少,久而久之,积累底部筹码,终有厚报)。

  未来走势预见

  近期大盘主要受两种合力影响,一是整体心态的不稳导致的动荡(上、下,好、坏两种预期,都较大;多空,都有道理),形成拉锯;二是热钱有限,但很活跃,它们不断的寻觅市场缝隙,在不同板块、题材间,不断的切换,导致盘中冷热此伏彼起,但不能影响大盘整体运行趋势。还有,就是每天新信息的注入,每个信息,都有一个长短不同的消化过程……未来请随本栏一同关注:场内思潮的演变。

  独家声明: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指数交易每日必读新闻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