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面临前所未有尴尬 买基金好还是买股票更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06:26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2004年,沪深股市表现不佳,上证综指累计下跌15.4%,这也直接拖累了指数型基金的表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4年股票型基金却全线跑赢大盘,具有可比性的97只股票型基金全年净值回报率均好于同期上证综指的表现。这一情况再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作为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大势不够明朗的市场中,究竟是买股票好,还是买基金更好呢?
李伟:基金将成为投资者的主流选择 经过数年来的快速发展,基金目前的种类已经较为齐全,基金业的各种技术创新也层出不穷。这些丰富的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各类型的投资者都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要求的基金。 刚刚过去的2004年对于基金业而言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基金规模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开放式基金新发行总数超过了1800亿份,单只首发基金规模突破了100亿份,基金业总资产超过了3000亿元大关,货币市场基金、LOF、ETF等基金创新品种也相继粉墨登场。忧的则是大部分基金业绩表现差强人意,据统计有逾六成的股票型基金业绩出现了亏损,而债券型基金由于受到央行加息等不利因素影响表现也不佳。以往基金的最大持有者--保险公司,在10月份获准可以直接投资股市后,也连续在10月和11月大幅减持基金,这也给未来基金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外,市场各方对基金的投资操作策略和水平等也提出了广泛的质疑,著名学者朗咸平教授更曾预测2005年将是基金的淘汰年。 展望2005年,在经历了连续4年的下跌后,投资者对股市新的一年给予了更多的期望。而笔者认为,基金将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四方面原因: 首先,从实际表现来看,我国基金业能够持续地战胜市场组合从而获得超额收益,这点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成熟股市的市场表现恰好相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目前股市的效率还比较低,基金管理者可以凭借其信息优势、研发优势和规模优势等持续地战胜市场。而近来来基金管理公司也逐渐认识到良好的业绩才是吸引投资者最好的利器,因此普遍加强了研究与投资力量,从基金的实际投资运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事实上,在1999年5.19行情中大出风头的网络股和2003年价值发现行情中风光无限的蓝筹股正是由基金最早发掘出来的。投资者将资金交给基金进行管理,既可以省去亲力亲为的众多烦恼,又能享受专家理财带来的超额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基金业目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线,基本能够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风险与收益要求。持续数年的下跌使得投资者越来越认识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而经过数年来的快速发展,基金目前的种类已经较为齐全,从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再到风险较高的平衡型基金和纯股票型基金等一应俱全,既包括积极投资的股票型基金,也包括诸如指数基金、ETF等被动型基金。此外,基金业的各种技术创新也层出不穷。这些丰富的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各类型的投资者都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要求的基金。 再次,从海外股市来看,基金也成为普通投资者持有金融资产的主要方式之一。以资本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到2003年为止,基金业总资产已经超过7万亿美元,约占同期美国年GDP的70%。持有基金的美国家庭总数也接近二分之一,基金已成为美国家庭配置资产的重要工具,特别是众多美国家庭的养老计划都是通过退休基金形式组织的,而目前退休基金也已发展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主力军。与国外成熟股市相比,我国基金业目前的发展空间还极为广阔,投资者通过投资基金可以更好地分享中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累累硕果。 最后,目前许多基金也具备了较高的投资价值。一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投资经营水平,形成了一批明星基金和明星基金经理,基金的品牌效应也日益显现。基金良好的业绩表现吸引了投资者资金的不断注入,资产的扩张又增加了基金经理配置资产的余地,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孙磊:买不买与买什么 先要决定了买菜,然后才会面临着买什么的抉择。当考虑买股票还是基金时,投资者实际上已经做出了证券投资的决定,因此我们应该回答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买不买。 三年多的熊市释放着中国股市制度缺陷所导致的系统风险。倾巢之下纵有完卵,也只能是微乎其微的完卵,否则去年也不会有9成以上的个人投资者亏损。其实通过基金投资的状况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屡创新高,尽管有两成多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实现了增长,但绝大多数的赢利都是去年一季度取得的,如果购买时机不当,一样无法分享到净值增长的果实。显然,在市场系统风险不断释放的过程中,无论哪种投资方式都蕴涵着极大的亏损可能。 对于目前是否应当买入或者继续持有,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有见仁见智的看法,不过悲观派似乎占据了上风。个人倒认为眼下是值得重点把握的敏感时期。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熊市的根源在于制度缺陷,那么驱散熊市的阴霾也得依靠制度的变迁。尽管制度变革的效果还没有能够让市场走出危局,但对这样的事实亦需要客观理性的分析。首先,国九条颁布后有关部门出台了大量富有创新内容的制度,其态度和制度变迁的方向无疑是积极的;其次,制度变迁历来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更加大了相关工作的难度,新的制度安排以及各项制度的配套难免有不足之处,以点代面来否定制度变迁的作用自然欠妥;第三,制度变革涉及到多方利益,不同利益主体必定有不一致的认同度,而且由于历史的教训过于深刻,投资者也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来观察、评估制度变迁的效果,认同的滞后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无法立竿见影。 制度缺陷下的我国股市曾经有过几轮波澜壮阔的牛市,那是因为制度的缺陷还没有充分显露,投资者没有认识到制度缺陷的危害。挥之不去的低迷同样是因为新制度的效果尚未体现,投资者还需要不断的经验积累来感受制度提供的保护。既有的风险和制度的积极效应正处在此消彼长的转换之中,其间的波折推迟的只是质变的时间,却阻挡不住长期良性发展趋势的到来。眼下密切关注制度变迁的动向并做些积极的准备是科学务实的态度。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同是运动,有人喜欢登珠峰、玩极限,有人却钟爱打太极、练瑜珈。决定投资方式时投资者对自己的能力、偏好、成本收益比等因素做番综合的、客观的评判。 过去几年中买股票和基金的酸甜苦辣自不必多言,投资者从中当可对自己把握市场的能力有所了解。纵然基金的诸多表现不尽人意,专家理财也很难创造独善其身的神话,但专业人士的平均水准更高一些应无疑问。量力而行是选择时需要遵守的第一原则。 近两年基金创新颇有点滔滔江水之势,尽管不少基金存在趋同现象,但它们丰富了投资风格和途径却是不争事实。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满足了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需要,而风险偏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的大小选择相应的股票基金。个人投资者无力建立庞大的组合,早年才有过赚指数不赚钱的烦恼,选择指数型基金则可以在未来的牛市中享受大盘攀升的喜悦。基金的创新和优胜劣汰仍在继续,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明星基金也将越来越容易。 投资的账面损益可以一目了然,间接收益和成本却往往如雾里看花。自己买股票赚到钱,收获的不仅是财富还有精神的愉悦,虽然那种感觉近几年已难以寻求,可自我的成就感依然令人向往。从投资的成本方面看,除了投入资金外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市场规模扩大、经济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投资者的参与成本。购买股票需要支付的参与成本是长期的,购买基金的参与成本主要是在选择品种时一次性付出。购买基金可能损失的是或许能够自我陶醉的缘由,节约却是实实在在的参与成本。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辨证地看中国股市,买入的良机应该不会太过遥远。至于买什么却没有统一的答案,适合你的就是应该买的。当然要知道什么适合你,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和自我肯定或否定的勇气。 尤旭东:基金应更上层楼 众所周知,在中国证券市场投资人结构日益机构化的今天,基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到目前为止,中国共有44家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并管理54家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和100家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截至目前,其资产净值已超过3000亿元,约占深沪两市流通市值的1/4。 毫无疑问,作为市场中举足轻重的机构主力,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品种对市场和其他投资者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但因为种种原因,基金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始终无法摆脱市场议论乃至质疑。这固然与基金所处的政策法律环境,市场发育水平和自身治理结构有关,但作为投资人,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其业绩水平。正如足球队在球场上要靠脚说话,基金经理人在市场上也要靠操作水平说话。 然而,在当前的股票投资大环境中,基金所面临的处境又是前所未有的尴尬。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曾经连续几年排在十大热门行业之列的证券投资行业,在2004年居然被列为十大高危行业之一,其危险程度排在地质探险、煤矿工人等传统危险职业之前。作为这个排名的一个注脚,基金经理这个以前最为炙手可热的职位,目前也成为一个最为动荡的职位。据统计,2004年度共有54只基金更换了基金经理,以2003年年底110只基金为基数来计算,基金经理更换率为49%。其中封闭式基金有28只更换了基金经理,开放式基金有26只更换了基金经理。 要改变这种状况,尚有赖于整个市场制度建设的完善包括避险机制的生成,但基金管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待进一步挖掘。特别是在崇尚价值投资理念的今天,基金管理人应进一步强化自身对于上市公司各种动向的敏感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财务数据的研究。比如近期发生的伊利事件,使许多基金纷纷中招,甚至包括以往排名一直靠前的明星基金。其实,在伊利事件爆发之前,该上市公司已经出现了一些可称之为异常的先兆,能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足够的警觉并采取措施,恰恰是能够反映出基金经理人判断和决策水平高下的地方。 基金理财与普通投资者最大的区别是人才,建立在高智商的人才库和严密组织体系之上的深层次分析和实地考察能力,都是一般投资者所望尘莫及的。基金管理人理应用更加出色的业绩证明自己。对于大量的在各种情况下都义无反顾地申购基金的投资人而言,这样的要求当不为过。 朱心力:期待基金给投资者更稳定的预期 毫无疑问,基金作为一种新型投资工具,凭借其专业化管理和先进的分析技术,能够进行多元化投资,降低单一投资的风险,也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投资成本,相对于投资者个人依靠听消息、拍脑袋进行投资决策具有较大的优势。对投资者来说,之所以选择基金而不是自己投资股票,看重的就是基金可以带来稳定的回报,这就需要基金给投资者更稳定的预期。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但是对于中国的基金公司来说,最恰当的的形容应该是富不过三年,从嘉实、华安、华夏、南方到博时、易方达,每年的明星基金公司在不停变换,基金公司鲜有能够保持业绩领先超过3年的。去年的情况更加极端,2003年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基金在去年居然换了个,曾经最差的湘财合丰排名第一,而原来的最佳基金沦落为最底层的一员,如此大的业绩落差很难让投资者长期持有某只基金。当投资基金和投资股票一样都要在频繁的波段操作中才能获利的时候,当投资者对基金未来的预期拿不准的时候,投资者对基金的兴趣也将逐渐减退。 诚然,由于中国基金业发展的历史不长,用短短6、7年时间内(新基金成立甚至只有2、3年)的业绩表现就对基金做出评价显得并不客观,但是作为一家成熟的基金管理公司,其治理结构、投资决策机制、内控机制需要确保基金的业绩波动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如果没有做到,那么无疑意味着公司的运作水平要进一步提高。站在一个理性投资者的角度,他只能通过历史预测未来,在国内基金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基金经理们只有在提升业绩的稳定性、给投资者稳定预期上下足功夫才能赢得更多的认购份额。根据美国投资基金的发展经验,其基金资产增加并不是依靠频繁发行新的基金,而在于业绩良好所产生的资本再投资和投资者的申购,比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基金资产以年均19.5%的速度增长,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增长归因于基金的绩效--基金资产增值和红利及资本利得的再投资,有46%的基金资产增长来自于投资者的新增现金投资,其余的资产增长来自于新基金的设立。如果没有稳定的业绩支撑和对基金未来良好业绩的预期,是不可能想象有那么多的新增资金来认购基金份额的。 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环境来说,目前处于一个最好的时期,不仅管理层在促进基金业的发展上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而且经过几年的磨砺,普通投资者对投资基金的认同度也在逐年上升。在基金业可能拉开分化重组以及淘汰序幕的2005年,我们期待基金给投资者更稳定的业绩预期,期待优秀的基金公司带给投资者更大的回报。 李季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 是投资股票还是投资基金?乃至进一步说,是投资心态、理财观念重要还是投资时机重要?套用莎翁的一句经典废话就是还都是一个问题。但与一个理性投资者而言,如果仅是借此论道、周旋于股票和基金间的纯粹概念逻辑推演中,则就肯定显得有点不堪。 实际上,股票和基金属于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金融产品,股票的所有权本性和基金的信托本性决定了二者的不同融资方式和投资回收方式,因而二者在本质上并不能简单类比。投资者应该理解的是,风险和回报永远是相对的,你只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而不能选择或无法选择最理想的投资工具,譬如低风险却高回报。 至于投资者最终选择何种投资工具或何种投资组合,是长线投资还是短线投资,反而在其次了。换句话说,在资本市场上,在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追逐最合适的投资工具,而不论是基金还是股票,这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来说比盲目追逐最大盈利要实惠得多。 投资股票还是投资基金,虽然是个问题,但对于个体的投资者而言,却只能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毕竟好的东西未必是适合自己的。还应提到的是,投资者个人的投资经验对投资工具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说,经验丰富的人更倾向于选择股票投资工具;而缺乏经验或无暇料理自有资金的投资者更关注于投资基金。(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