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货币市场基金 > 正文
 

货币市场基金:能否成为准储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10日 10:23 南方日报

  上周末,记者从招商基金管理公司处获悉,招商申报的货币市场基金有望在一两周之内获准发行。而其它两家公司博时、华安亦有可能在11月10日左右同时获得发行货币市场基金的批文。如此,市场一直关注的货币市场基金将很快面市。

  货币市场基金是典型的舶来品,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已成为基金市场的主力,并被称之准储蓄:即它可以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相对安全的增值收益,同时又拥有与一般开放式基金
一样的流动性,几乎与银行的活期储蓄一样便利。

  目前,上述三家国内基金公司均未透露各自即将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的细节。究竟这一“舶来品”会否在中国成为可以分流银行存款、为中小投资者带来较稳妥收益的“准储蓄”?我们只能从这一基金新品种的特点以及中国货币市场的现状中找答案。

  储蓄之外的低风险投资品种

  与国内现有的开放式基金不同,货币市场基金(简称MMF)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例如短期国债、债券回购、央行票据等安全性极高的金融品种。根据证监会公布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规定,MMF投资范围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或大额存单;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债券回购;中央银行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背书的商业承兑汇票等。

  与银行存款相比,货币市场有着相当高的收益水平。但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货币市场的稳定,各国都设定了最小投资限额的门槛,一般的中小投资者无法进入货币市场。而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使得普通公众有机会间接进入货币市场。

  具体而言,货币市场基金的吸引力在于三点:

  收益稳定且高于银行储蓄。MMF通过资金的汇集可进行金融“批发”业务,能争取到银行较高利率,这种收益比较稳定。

  流动性高。MMF采取开放式基金形式,投资者通过银行网点的申购、赎回,便利性与银行存款十分相近,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投资成本低。MMF通常不收取赎回费,管理费用也较低,约为基金资产净值的0.25%-1%,远低于一般基金1%-2.5%的年管理费率。同时,MMF还有税收优惠,目前存款利息收入要缴纳20%利息税,但持有MMF所获得的收益可免税。

  事实上,货币市场基金以其低风险、高流动性、稳定收益三大特性而在海外市场上声名鹊起。成为海外投资人用以替代银行存款的常用工具。短短30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占据世界共同基金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在美国,家庭短期金融资产的22%以货币市场基金的形式存在,其规模已远远超过储蓄存款。

  短期很难大规模分流储蓄

  不过,世界上本不存在没有风险的市场,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亦并非没有风险。首先,利率风险是该基金面临的最大风险。由于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水平与利息率风向亦步亦趋,当利率上升或预期利率上升,货币市场基金才可以获利。反之,如果利率下降或平稳,这一基金就难以获利。

  值得一提的是,利率风险往往因其不确定并难以对冲而无法回避。日前,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1%的水平不变,使得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平均收益正处于45年以来的低点,市场普遍预测货币基金的总体收益状况今后可能将继续微不足道,与银行储蓄相比已无太大的吸引力。当然,人们作为资产配置的渠道,仍然对货币基金保持一定比例的投资。

  其次,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在国内仍存在着障碍。比如,货币市场的投资品种较少、市场空间不足便是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主要瓶颈。

  海通证券的韩振国认为,货币市场基金要求要有丰富的货币市场工具可供交易。目前制约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最大因素正在于此。我国货币市场中的债券,国债多,市政债券和企业债券少;国债中长期国债多,短期品种比较少。由于信用制度未建立起来,商业票据市场规模也不大,且尚未对基金业开放。货币工具的缺乏使得货币市场基金很难有良好的投资组合,风险也难以分散,客观上将影响货币市场基金的经营业绩,削弱其吸引力。

  当然,短期内可能限制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因素还在于,普通投资者对货币市场工具的认知程度有限。广州本地的一位证券分析师就担心,投资者在经历了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低迷后都心有余悸,因此在对货币市场基金这一新产品的接受度上可能会打折扣。基金业内人士私下里承认,这个基金品种未来在中国能普及多广多快,目前还是未知数。即使仅从投资者的认知程度来说,货币市场基金欲大规模分流储蓄资金,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记者 谢美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货币市场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