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商业银行准入基金业 > 正文
 

银行系基金未有过人之处 高贵血统下业绩平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03:0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艳伟 发自深圳

  若以工银瑞信开业为起点,银行系基金昨天正满周岁。

  尽管有着银行的高贵血统,银行系基金并未表现出过人的业绩,更没有像其成立之初业界猜测的那样,“使基金业重新洗牌”。业界对银行系基金的不断成立已经看淡。而以前
被认为是银行系基金独有优势的渠道销售,已不再成为其他基金公司的“心病”。

  一位在多家基金公司工作过的业内资深人士认为,银行系基金公司在渠道销售上肯定有一些优势,但是具体到每只基金的销售上,“并不会对其他公司造成太大冲击”。因为基金公司在发行新产品时,会和银行方面进行协调,尽量避免出现同一家银行同时销售几只同类型基金的情况,所以,在同一销售渠道上,这种产品间的竞争表现得并不明显。

  而另一位渠道销售负责人指出,银行系基金的销售优势其实也只限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如果新发行的基金产品是

股票型的,由于购买这类型基金的投资者大多数对股票市场有一定了解,或是自己在证券公司开设账户做投资,所以在这类基金的销售渠道上,证券公司比银行的客户资源更多。老基金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和证券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一点上,新成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相对处于劣势”。

  上述资深人士还指出,在产品设计上,银行系基金公司并不见得有什么创新,投资管理方面,也并未表现出更高水平。在银行系基金公司成立之初,业界普遍对其设立货币市场基金抱以乐观积极的态度。不过,以目前这些银行系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情况来看,其运作能力和水平并未显示出比其他基金公司技高一筹。

  相关报道:

  银行系基金低调潜行

  营销“鲇鱼”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0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