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企业年金潜入股市 > 正文
 

企业年金入市待三细则 五类金融机构争二批资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16:42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企业年金入市待三细则五类金融机构争二批资格

年金入市待三细则 机构争二批资格(图片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虽然“企业冷、机构热”,相关制度、市场环境仍未到位,机构对第二批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争夺已慢慢升温

  本刊记者 谢姝/文

  “现在有几家企业超过亿元的钱打进来了,但是都放在银行账户上原封不动。企业年
金配套的实施细则不出台,我们很难运作!”某保险公司受托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说。

  尽管是拿到第一批企业年金的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资格的“幸运儿”,4个月来该公司年金业务并未能全面展开,制度瓶颈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他们。

  劳动保障部基金司有关人士12月10日在一个研讨会上传出的信号,无疑给众多机构打了一剂强心针:该部原本预期在10月份出台的三个配套法规,已讨论成熟,近期将推出。

  制度瓶颈松动

  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评审专家、光大银行年金中心主任李海红博士向本刊介绍,三个讨论中的法规,一是企业年金计划备案通知,主要针对企业,涉及将企业年金计划和方案报劳动保障部基金司备案的程序;二是企业年金开户有关管理办法,主要针对托管行,涉及规范开户程序以及托管行的相应责权;三是企业年金理事会有关管理办法,主要针对企业年金理事会,涉及对理事会的组成、责任等进行规范。

  在这三个法规未出台时,企业不知道如何去备案、开户,前端没有解决,后续事宜也就没法协商。这是目前企业年金在操作层面面临的主要制度瓶颈。

  至于机构呼吁最热切的一个制度瓶颈——税收优惠政策是否能有突破,多位资格机构年金业务负责人表示,市场焦急等待税务总局法规支持,但财政部的态度似乎还不明朗。

  这造成多数企业还处在观望阶段。中远集团一位企业年金业务负责人告诉本刊,由于在企业年金理事会如何运作、其责任和权力如何界定等关键问题上,还没有一些明确的指导性意见,企业很难产生大的投资决策。而据基金公司年金业务操作人士反映,目前通过29家机构投放到市场的企业年金主要集中于银行

理财产品,而对于
股票
投资,机构尚持谨慎态度。

  第二批启航

  2005年8月初,29家机构获得37个年金基金管理资格前后,劳动保障部基金司司长陈良曾不止一次地表示,企业年金管理资格何时推出第二批,要看市场有多少规模。如今4个月已经过去,首批资金尚犹豫不前。下一批什么时候进入预设程序,谁也说不准。

  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正在争取第二批资格。该公司企业年金及养老金业务管理负责人刘弘捷认为,企业年金是一项长线业务,它本身有一套特别复杂的程序,而且每年都有增量资金,大公司每年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基金公司做企业年金也是着眼于长期投资,加之这是一个初创领域,因此更需要充分准备在先。金融机构如果单纯注重审批资格的话,未免有所欠缺。

  事实上,很多机构都花了长时间来做筹备工作。华宝信托企业年金服务中心许昕告诉本刊,该中心在2004年初就成立了,当时第一批资格审核还未提上议事日程,筹备历时一年左右。

  首批29家机构中只有海富通、华夏、南方、易方达、嘉实、招商、富国、博时、银华9家基金公司获得投资管理人资格,作为年金投资管理唱主角的一方,余下众多有相应实力的基金公司自然成为第二批资格审核的最努力推动者。

  2005年8月,第一批名单出炉之后,中信控股、浦发行、华宝兴业基金、光大银行等机构先后举办企业年金论坛,会间纷纷请出劳动保障部基金司、证监会基金司有关官员以及各自系内拥有的年金管理资格评审专家,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大国企人士齐聚,座无虚席,背后的费心费力可想而知。

  中信控股旗下中信信托、中信证券已获首批资格,其中中信信托同时获得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两种资格,只还差一个中信基金。浦发行已表示将设立基金公司,它在年金业务上的布局谋篇也是全方位的。

  混业的好处在光大保德信充分体现。光大银行刚宣布将入主之后,即牵手光大保德信会盟同行,光大银行负责请人,毫不吝惜地将其诸多重要客户资源介绍给未来合作方。光大保德信也利用外方股东美国保德信投资管理公司在养老金管理方面的口碑和经验,将其股东背景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光大保德信并不是惟一选择,客户可能有多元化的需求,我们的产品设计会从这出发。”光大银行的李海红说。

  混业或混战

  企业年金大

蛋糕眼下看主要有5种金融机构争夺,与此对应是四种资格——受托人可由信托、保险担任;账户管理人可由银行、信托、保险担任;托管人由银行担任;投资管理人可由基金公司、券商、保险担任。

  一般来说,对一个企业,托管行是惟一的,投资管理人可以选择不止一家。因此在5种机构中,银行较有话语权。而银行与其他机构的竞争主要在账户管理人方面,这也是银行未来创新发展的业务方向之一。

  李海红介绍,在成熟市场,账户管理人主要有三类:以银行和保险公司为背景的机构;纯IT运营商;有地方政府背景的企业——因为年金税收需要地方监管政策的允许。

  作为账户管理人,银行本身比信托公司具有系统和多层级网点的优势,但是,现代金融信息管理的需求对银行的IT系统、流程、风险掌控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大银行在澳大利亚考察时发现,当地一个大型的账户管理机构拥有18年历史,算是很悠久的了,而其真正建成完善体系便花了10年时间。

  企业选择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选择受托人,然后由受托人选择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二是企业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由企业内部人员和企业聘请的行业专家等组成,然后由理事会选择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目前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多数企业倾向于第二种方式。

  企业年金服务主要包括两方面:前端做业务发展;业务发展需要运营和管理的支持。在同时拥有多种资格的一个集团内部,还便于形成以受托人为核心的“打包服务”,一次性收费,业界亦称之为“免管理费”,其实是在打包费用中各机构再去分拆收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7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