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正文
 

新锐银行借势年金 布局二次战略方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 17:57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映宏

  随着配套法规的不断出台,企业年金市场各资格主体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开发行动。就对年金市场的重视程度来看,依各资格主体所处行业及其市场化程度,以及他们对年金市场理解层次的差异。

  总体而言,作为投资管理人的基金公司最为看重年金业务,因为年金是一项稳定的长线业务,它将成为未来取代封闭式基金成为该行业收入来源的“稳定器”,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为生存而战。

  其他行业,如保险、信托等,他们大多取得了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或投资管理人,也很重视年金业务的开发,这首先取决于他们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其次,他们也将年金作为一项可持续、稳定增长的长线业务来看待。

  折射未来竞争格局

  从整体而言,银行业在年金市场开发方面的表现就较滞后;而就在银行业中,不同类型的银行,如股份制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则表现得极为主动和积极,而国有

商业银行,在年金业务开拓上相对就显得被动和缓慢。

  银行业中不同银行之间对待年金业务的态度,首先应该是取决于他们市场化、商业化程度的高低,市场化程度高的,自然重视,在这一层面,股份制商业银行至少会将年金作为一项新的利润增长点来看待;其次,不同银行之间对年金业务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

  事实上,类似招商银行这样的银行新锐,之所以早在数年前设立专门部门倾力开发年金业务,是因为他们已经将年金提高到战略性的高度来看待。分析类似招商银行这样的银行新锐对待年金的态度,基本上可以得到“年金对银行意味着什么”这一命题的答案,也大致可以看到未来银行业竞争的基本格局。

  招商银行之所以在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由一家新银行迅速成长为一家无论在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方面,均直逼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机构,与其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在此之前,对该行影响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其“一卡通”业务的成功运作。该“卡”弥补了其网点不足的弱势,在我国银行业尚处于传统的存贷业务的低端竞争时代,为招商银行带来了极为可贵的大量低成本的私人存款,也是其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招商银行在年金业务领域的空前重视,依笔者个人的观察与理解,是因为其已经把年金业务提高到当年“一卡通”业务同等重要的战略层面,作为促进其二次飞跃的重要手段。这又一次体现了招行决策层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变化已经开始

  而思考这个问题,基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找到答案。年金业务已经成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夺目前尚占据传统公司业务垄断地位的国有银行的“敲门砖”。

  因为,假如中小商业银行以传统的存贷结算业务为切入点来争夺大型国有银行的大客户,难度依然很大;但在还没有被大银行重视、熟悉乃至轻视的年金领域,股份制银行可以相对容易地占领主动权;而一旦他们取得了其他银行大客户年金业务领域的托管人、账户管理人资格。那么,他们其实与平常无法接近的大客户的人力资源、财务等核心部门,取得了常年服务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年金一旦选择了某一银行做其托管人尤其是账户管理人,就很难再更换这些资格了,这是年金业务的特点使然。他们相信,以年金这一长线业务为契机,以往可望不可及的大客户,也将成为其他业务领域的服务对象。也就是说,通过年金业务的拓展,带动其他对公业务的开展,与国有大型银行争夺优质客户资源,是年金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首要意义。

  年金的特点决定了,能建立年金的企业,大都是规模较大(市场启动初期)、效益好、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员工收入较高的群体。一旦取得该类企业的年金账户管理人资格,不但为横向拓展传统对公业务开启了大门,也因掌握了相关企业员工详细的收入、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资料,而为其拓展个人金融服务,轻易地掌握或奠定了优势客户基础。这又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倾力拓展年金业务的又一额外收获。

  变化永远是市场领域唯一不变的规律。今天的决策,就可能对明天的市场地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劳动部评审年金资格的第一场竞争结果就可看出,类似招行、交行这样的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已经将年金视为其二次超越的战略性业务来看待。

  而大型国有银行在年金资格中获得的份额结果,至少可以说明,到数月前,他们还基本没弄明白,年金,事实上意味着新一轮市场竞争格局划分的开始。目前尚未取得资格的国有大型银行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当然,变化是逐渐的,但变化已经开始了。

  ●(本版作者均为本报特约撰稿人,文章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