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基金变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6日 14:46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张勇 申兴 上海、北京报道 虽然成立时间仅七年多,但国泰基金这只上海市设立最早的基金公司无疑是国内基金业的“老字号”,不过正是这家“老字号”目前正在为能走上合资的道路而忙碌。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国泰基金的实际控制人,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上
选择性退出 目前负责管理上海国有资产的公司主要是上海国资、盛融公司、大盛公司和仪电控股,其中上海国资持有了很多政府性资产,规模庞大,产业分散,管理起来十分不便。因此,“上海国资委2004年就有意‘瘦身’,近7000亿的资产由200人左右的单位管理的确有些超负荷。”上海国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2004年10月27日,上海在外资并购项目推介会上一下子拿出10家企业的61亿元国资对海外招商,并鼓励外商以并购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其中,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是10家企业中惟一的金融类企业。作为国内知名的证券机构,它从306亿元总资产中拿出9.04%的股权进行转让。 虽然没有挂牌出售股权,但与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相同的是,当时上海国资也希望国泰基金能够寻找到合资的途径。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显示出上海国资对金融领域“选择性退出”的整体规划,并以此推动外资加快进入上海金融领域的步伐。 根据本报了解,上海国资曾帮助光明乳业改制成股份公司上市,然后寻求退出方案,并在2004年11月份把股份转让给了法国达能。另外,上海国资也曾经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第一大股东,2004年把股份转让给了花旗银行。这些实例说明,不论在实业或者金融业,上海国资所贯彻的都是“持有——退出”的思路。 而回顾国泰基金股权变更的历史,上海国资的思路更是可见一斑。 2003年6月27日,国泰君安证券已将所持国泰基金股权的其中19%转让给上海国资。而事实上,上海国资已控股国泰君安证券近30%的股权。在此之后,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上海国资实际上成为国泰基金第一大股东。 一年之后,也即2004年6月23日,股东之一的宏源证券将其所持有的国泰基金20%股权分别转让给现有股东国泰君安证券15%和上海国资5%;国泰君安证券再将所持有的本公司2%股权转让给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如此一来,上海国资对国泰基金的控制权更加集中,完成了“持有”的这一步。 “从2004年底,公司就开始四处接触外资,有欧美的,也有澳洲的,前期交流最多的是瑞士银行,但后来没有谈成,不过目前已经基本确定了其他可能的合作伙伴名单。”国泰基金的一位人士告诉本报,上海国资已经到了可以退出或者部分退出的时候,这个计划不会改变,合资已经成为趋势。 合资已成趋势 国泰基金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于1998年3月5日在上海成立,当时的注册资本为6000万,由国泰证券、中国电力信托、上海爱建信托、浙江省国际信托投四家金融机构联合发起成立。2000年8月22日,公司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加为1.1亿元。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认为,国泰基金作为一家老基金公司经营还比较稳健,这两年来发展状况也算比较正常,但由于相对低调,大家对这个公司并不是太了解。 然而,国泰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合作一直未停止,2002年8月18日公司与瑞士银行集团下属的瑞银环球资产管理集团签署备忘录,该集团表示寻求时机参股国泰基金,而在当时,外资参股国内基金还仅仅是刚刚起步。 2002年,在证监会出台《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之后,国内一些券商和金融机构抓紧时间递交了筹建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请。从此,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开始登上中国资本市场的舞台。 而上海国资也一直在做国泰基金成为合资基金的努力。国泰基金一位部门总监表示,公司现在主要看股东们之间的意见,但走合资的道路是公司的一个方向,公司也曾与瑞银达成过框架意向,但最后可能是在外资比例和价格方面没有与其他股东谈妥。 国泰基金公司专门有个工作小组负责这方面的事情,但目前仍为确定股东引进的进展情况。 劝退小股东 知情人士透露,国泰基金原本是寻找瑞士银行作为境外战略投资者,但最终没能谈成,主要是受阻于“1+1”的政策限制。 国投瑞银基金一位人士称,当初国泰和瑞银分道扬镳,据说主要是价格方面的原因。瑞士银行集团的资产管理业务都是通过下属的瑞银环球资产管理集团来完成,既然选择了入股中融,肯定不会再选择国泰,否则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何况瑞银对于国投瑞银基金公司和证监会方面有过承诺,将把国投瑞银作为瑞银集团在大陆的资产管理平台,不会再寻求新的合作伙伴。 而另一方面,瑞银没有能够参股国泰基金也与持股比例有较大关系。目前国泰基金的持股情况是:上海国资24%、国泰君安证券24%、上海爱建信托20%、浙江省国际信托20%、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10%、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2%。 上海国资和国泰君安证券共持有48%的股权,由于目前的大股东不大可能立即转让一空,因此外资要想入主国泰基金并取得相对控股权,只能找二股东之后的小股东。不过如果没有大股东的支持几乎不可能和小股东谈成。 某基金公司老总表示,“现在股权的谈判通常是在大股东的支持下进行的,如果外资直接面对二股东以下的单位,根本没办法一个一个的去谈,这样很难成功。因此目前大多数合资还是直接和大股东谈,再由大股东去说服小股东,例如湘财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另据本报了解,目前上海国资已经已经开始游说其他股东,劝其退出,国泰基金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不仅仅是大股东可能会转让股权,其他小的股东只要收购价格合适,也一样会选择退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