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私募基金 > 正文
 

股改提供扶正良机 私募基金有望走进阳光地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14:42 财富时报

  文/杨振华

  “要么修成成正果,要么被招安,但结果都差不多。”谈到私募基金的未来,蔡锐毫不掩饰他的乐观态度。

  七年前第一次接触到私募基金就尝到甜头的蔡锐,现在是一家大型体育文化用品的
海归CIO。但对他来说,投资“私募基金”远比CIO带来的财富要多。

  “私募基金”对中国的股市来说并不陌生,事实上一旦股市上风起云涌时,往往就有“神秘资金”翻江倒海。而这神秘资金十有八九都来自“私募资金”——所以私募资金在资本市场似乎一直扮演着“绿林”的角色,始终徘徊在阳光边缘。

  而日前全面铺开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却为它的扶正提供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机会。

  9月8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出席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发展论坛时透露,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改变对私募资金的看法。国家立法机关正加快立法推动建立包括创业板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

  成思危表示,私募资金此前被认为是扰乱金融市场的不良分子,但随着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包括政府监管机构、研究机构在内的人士开始逐渐认识到私募资金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前身今世

  所谓私募基金,就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所拥有的是一种私下订立的契约,完全是一种脆弱的委托代理关系。正是它的这种特性性让很多人将之定性为“亦正亦邪”。

  私募基金基本上涉及到股票、债券、期货等资本投资市场的各个层面。

  在蔡锐的眼中“私募基金”或许和打高尔夫一样都是“富人”的游戏,在这个领域里只有“富人”才拥有把握风险的勇气和能力。显然,“穷人”是无法承受“私募基金”这种私下契约关系一旦破裂后的资金蹦极考验。

  但私募基金的投资汇报率远远高于银行存款和证券。同时,“私募基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基金发起人、管理人必须以自有资金投入基金管理公司,从而形成了与投资者(委托人)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利益关系。

  蔡锐表示,在目前信用体系较为健全的江浙私募基金机构里,投资私募基金的风险收益比远小于证券投资。

  根据较早的一份私募基金报告,国内具有私募基金性质的资金规模约在7000亿元-8000亿左右,其中大多数已经运用成熟资本市场上相关的市场规定和管理章程进行规范运作,并且聚集了一大批业界精英和经济学家。

  羽翼已丰

  股改使政府逐渐意识到了“私募基金”所能发挥的重大影响。

  “股改行情能否持续得到场外资金的支持,目前还看不到一个清晰的答案。”北京一家私募公司的董事长认为,股改全面铺开后,市场资金将出现明显分流,质量好的公司以及对价优厚的公司将继续得到追捧,质量差的公司可能遭遇抛弃,市场将形成一种落差效应,只要把握好这种落差,就能得到更多的机会。

  该董事长认为,从现在进场的资金看,真正像基金、保险这样的机构很少,除了部分政府救市资金外,更多的是私募等快尽快出的资金,“现在市场已经形成一种私募资金与政府资金博弈的局面。”

  “私募基金的出现是民间理财需求的必然产物。”政协委员、北京证券原副董事长张克俭认为,但由于我国私募基金一直在灰色地带活动,而得不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和规范,更得不到扶持与鼓励,从而形成了我国金融领域的空白监管区。“这无疑对于稳定、活跃我国资本市场是不利的。因此,应该及时将私募基金纳入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视线内,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引导它充分发挥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良性促进作用。”

  “中国私人权益资本的发展时代已经到来。”蔡锐对此坚信不移,“数额已增长到一定规模的民间资本,需要改变其随意性流动的特点,投入一定的行业发展之中。”

  用成思危的话说则是,我国政府已经逐渐意识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开始在政策上推动金融市场对中小企业投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私募基金相关网页共约99,5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