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米下锅致收益下滑 证监会货币基金审批亮红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00:46 北京现代商报 | |||||||||
商报讯 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过度膨胀和收益率的不断下滑引起了管理层的担忧,一个直接的后果是:证监会暂停了货币基金的发行审批。 根据证监会基金部有关人士的统计,在2000年审核一只基金产品平均需要122天,而在2005年上半年,审核一只基金产品平均只需要27天。
但最近一些货币基金产品的审批速度却在放缓。据悉,湘财荷银、长盛基金和国投瑞信等基金公司早已上报了货币基金产品,但这些产品滞压在证监会基金处已经数月却没有得到批准。 证监会对货币基金审批亮红灯的原因在于,货币基金正在陷入投资对象紧缺和收益率下滑的双重尴尬——虽然目前货币市场的容量比起一年前上升了30%,但货币市场基金的数量却增加了一倍以上。基金经理普遍反映,一些较高收益的短期融资券很难买得到,市场存量根本不能满足货币市场基金的胃口。 从短期趋势来看,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还在下滑,其主要原因就是货币基金投资对象的收益率在不断降低,1年央票发行收益率已由年初的3.2%降至目前的1.3274%。 上述问题让管理层不得不对新进入者心存疑虑。通常情况下,新进入者为了吸引投资者,都会想办法提高收益率,但其做法无非增加货币基金投资组合的期限,这些必然会导致货币基金流动性变差。 “如果不控制,货币市场基金就会陷入恶性竞争中,”基金公司坦陈,“监管部门可能觉得现在货币市场基金太多了,同时也为了配合股改,增加入市基金,自然会限制货币基金产品而鼓励股票基金产品。” 但一些基金业内人士却对证监会调控持反对态度,他们表示,从市场和渠道反馈的信息表明,现在低风险的产品更加受欢迎。“既然市场有买有卖,证监会应该顺其自然的发展,提高其透明度并进行规范,让其形成有效的竞争,投资者会进行有效选择。” 监管部门的态度非常明确:“管制者不能简单地开放市场引入竞争,然后背手静观新的市场运营良好。”这应该是货币基金审批受调控的一个注脚。 孙健芳 申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