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诚中国基金保险混业经营 信诚基金将挂牌开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01:1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王小明 深圳报道 三载春秋保诚集团(下称“保诚”)终于在中国拿到合资的基金牌照。 9月5日下午,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下称“信诚基金”)首席执行官石志成在电话中向记者证实,该公司上月底已取得中国证监会批复,现正在等待最后验资及工商注册
即将成立的信诚基金总部设在上海,领衔人石志成来自新加坡。石志成于2004年6月加盟保诚,即开始信诚基金的筹备工作。石之前曾就职于花旗银行、荷兰银行等机构负责东南亚区域的基金管理。加盟保诚前最后一个职位是汇丰新加坡基金管理公司的总经理,从业经验已有十多年。 至此,保诚在华业务完成保险与基金的双布点,开始“两条腿走路”。 保诚明年增资 信诚基金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四大股东分别为保诚集团、中信信托、苏州高新(资讯 行情 论坛)区经济发展集团和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创业公司。其中保诚集团与中信信托各占33%的股份。 合作者又是中信,合资公司的名号也与5年前诞生的信诚人寿相仿。 一位原保诚高管透露,早在2002年,保诚集团基层派驻工作小组前往北京,与中信方面接洽设立合资基金公司的事情。“到了2003年,事情有了些眉目,双方就开始准备申请。” 但让人颇感惊奇的是,信诚基金的股东名单中增加了苏州高新区经济发展集团和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创业公司两家非金融行业的企业。一位参与信诚基金筹建的负责人解释,这是基于最早保诚与中信的合作协议中,双方平等出资的条款所限。“当时外资参股基金公司的上限只有33%,中信就也只能同样出资,剩下的就要引入其他企业。” 这让人增添了疑问:如此存在变数的股权结构,是否将如之前保诚与中信五五出资的信诚人寿一般稳定? 按照中国金融业入世进程,2004年12月之后,外资参股基金公司的上限已由33%增加至49%。 “我们即将增资,可能就在明年。”石志成告诉记者。 公司尚未成立,保诚已然踌躇。 交叉销售猜想 一位曾参与信诚基金筹备的人士告诉记者,保诚之所以急于进入中国基金市场,是因为其在台湾一贯的做法:资产管理与保险业务两条线。保险公司的经营中可以产生巨大的现金流,而这些现金流恰恰为基金公司提供委托理财的资金来源。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鉴于中国目前寿险市场的保费收入中,投连险等投资型险种占到很大的比例。可供托管的资金数目非常可观,这为基金公司仿作一种投行模式提供了很大空间。 但这样的说法却受到信诚人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的质疑。 该高层透露,由于信诚人寿的中方股东是具有多元金融背景的中信集团。中信集团旗下现有的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已经可以为信诚人寿提供投联账户托管的服务。“事实上,中信证券已经在信诚(人寿)的投连账户中占到很大的比重。” 在他看来,即便未来信诚人寿的投连账户中增添信诚基金的名字,不过是“左口袋到右口袋”的交易,“犯不着这么大费周折”。 于是,未来信诚基金之于信诚人寿的关系又被推向另一个逻辑。 上述信诚人寿高层告诉记者,按照目前国内的保险业发展及国际惯例,未来保险最终依然会回归到保障本身。而对客户的投资收益需求,便需要基金产品的补位。于是基金将可与保险一道,成为对客户进行财务规划的一部分。信诚基金成立之后,将有可能共享信诚人寿的代理人渠道,进行交叉销售。 但该高层同时也表示,目前国内保险代理人销售基金还存在法律障碍。即使在台湾,包括保诚在内的保险代理人,通常也需要经过严格的业务“考证”,并挂靠在作为中介的投资顾问公司旗下,才进行基金销售。 因此,他认为,国内法规对代理人资格未放开之前,信诚基金的销售可能还是要沿袭传统渠道。尽管保诚在华开设基金公司的意图或许远过AIG(行情 论坛)、德国安联、美国保德信等的其他国际保险大鳄旗下已成立的类保险系基金。 现行条件下,信诚基金的成立或许更多代表保诚的战略性考虑,预期着中国混业经营开放后的市场前景。多位熟悉保诚的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提出这样的看法。 “(信诚基金)法规上未批准,我们也还没做配合的准备。”该信诚人寿高层表示。 前述信诚基金筹备的一位负责人则回应,“只要未来政策允许的领域,保诚有经验,我们都会争取”,但“眼下最忙的还是开业,和尽早发出第一只(传统)基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