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正文
 

管理层多场合态度暗示 私募基金将要走到阳光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 10:56 中国证券报

  文/尚晓阳

  央行行长周小川周四表示,要在政策上考虑私募基金地位问题。几天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建议,进行开放式监管,发展私募基金市场。此前召开的证券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也传出信息,有关部门将继续研究制定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鼓励社会公众投资资本市场的相关配套措施。

  高层的态度似乎暗示,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私募基金将要走到阳光下。

  据调查,我国私募基金的规模在六七千亿元左右,无论政策限制与否,这块阵地一直存在。与其让它们在地下运行,不如在政策上对私募基金作出规范,让其获得合法地位,促进其发展。

  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公募基金操作观念接近,往往引发“羊群效应”,客观上起到助涨杀跌的作用。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风险偏好则大不相同。和公募基金相比,它们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去谋取更大的收益;在高风险业务越来越多的

资本市场上,愿意进行风险买卖的私募基金不可或缺。

  资深市场人士李振宁打比方说,公募基金好像大批量生产的服装厂,私募基金则是量体裁衣的裁缝店,分别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不应有所偏废。

  活跃的市场需要散户,需要大户,也需要有对冲基金和各种类型的基金,这样才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圈。有人说私募基金投机性强,但投资和投机本来就是对立统一、互相依存的,不可偏废,更不能走极端。只讲投资,不允许一点投机,等于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专家建议,可以要求私募基金对

证监会、交易所公开交易情况等信息。有了名分的私募基金也不必总是当投机的“过江龙”。在国外,共同基金基本为散户服务,保险资金则常常交给业绩好的投资管理公司操作。我国的私募基金如能走到阳光下,一样可以对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开展业务,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9,300篇。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