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动态 > 货币市场基金 > 正文
 

基金收益一路狂奔 货币基金收益规模急升(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07:42 文汇报

  

基金收益一路狂奔货币基金收益规模急升(图)

货币基金近期收益规模均创新高。(图/徐劲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文/周宏

  刚刚过去的2月份,对于中国市场上的货币基金来说,无疑是个“狂飙突进”的月份。在这个月里,货币基金规模上升到空前水平:南方和华安两家货币基金宣布规模突破300亿元,易方达货币基金创下年内基金首发新高,货币基金整体规模突破1000亿元。

  同样在这个月里,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达到了空前水平。据统计,二月份货币基金的日均年化收益率达到3.19%。这个收益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成,比去年年底也提高了24个基点,创下货币基金诞生以来的新高。

  收益急升和规模暴涨成了货币基金新年以来的“主题词”。

  基金收益一路狂奔

  如果用一张图来描绘货币基金一年多来的收益变化的话,那么在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清晰的两轮上扬行情。

  第一轮上扬从去年3月开始到去年9月止,货币基金的每日收益率(年化)从1.8%一路上升到2.6%。在这期间,首批货币基金的规模大多实现了翻番。

  第二轮上扬则自去年10月开始至今,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自2.6%以下拾级而上,月收益一路突破2.6%、2.8%、3.0%大关,直到今年二月份达到接近3.2%的水平。尤其是今年的一、二月份,大多数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持续保持在3%以上,并呈节节升高的态势。

  这种上升势头在上周终于达到高潮。一周内有11家(次)基金的日年化收益率超过3.5%水平,最高值达到3.67%。而在本周初,这个纪录又再度被银华基金刷新。货币基金收益率的近期走势,只能用“一路狂奔”来形容。

  投资价差贡献大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货币基金这轮收益的飙升呢?业内普遍认为,去年11月以来债券、央票价格的连续大幅攀升和货币基金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是基金收益率不断攀高的主要原因。

  南方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刘情剑表示,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上升主要得益于债券市场的大幅上升。作为货币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债券和央行票据的不断上涨使得基金持券普遍浮盈,这为基金兑现盈利、提高收益创造了条件。

  华安现金富利基金经理项挺锋也证实,近期货币基金收益率走高的原因在于基金不断抛售债券的举动。“近期债券市场涨得太快了。货币基金大都在减持。”

  正是抛售债券产生的投资价差,一手推高了货币基金的收益。按照有关规定,货币基金的收益由买卖证券价差、投资债券利息、银行存款利息和其它合法收入构成。据推算,由后三者为主构成的静态收益率大致在2%至2.5%左右。考虑到近几月货币基金的静态收益率呈下降趋势,将平均收益水平提升到3.2%的无疑是价差的贡献。

  短期收益率不会持久

  不过,货币基金这样的状况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上海一家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就表示,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连续保持在3%以上难度很大。“如果二季度没有出现新的投资机会的话,货币基金本轮收益飙升将会在一季度结束。”

  此前,创下单日收益率记录的银华货币基金也公告提醒投资者,货币基金目前的高收益水平是“暂时的、不可持续的。”同时,在未来新的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估值细则公布后,基金的投资组合剩余期限和放大水平将受到更严格的约束。这都对基金的收益水平造成影响。

  基金经理们现在普遍认定,本轮债券市场的行情无法长期持续。因此,短期内高位抛出债券、等待未来的再投资机会,成为货币基金经理们现在的普遍选择。而债券市场能否如期回落,债券、央票收益率能否如愿回升,是左右货币基金未来收益率的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七日年化收益率只是货币基金的短期收益指标。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研究,运作已满一年的货币基金最近一年的净值增长率在2.6%至2.8%之间。基金收益在近半年虽有提升,但能否长期持续尚待考验。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货币基金还是应该以其长期收益率为出发点,选择操作稳健、运作规范、流动性好的货币基金作为投资选择。

  (据新华社上海3月3日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全部货币市场基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