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欧洲基金普遍看好中国股市 大盘成长股将现反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欧洲基金普遍看好中国股市大盘成长股将现反弹

欧洲基金经理们认可中国股票当前的价值(图片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大伟制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晨星欧洲公司问卷调查显示,只有6%的基金经理认为中国股票目前被高估

  □晨星(中国) 李雯

  晨星欧洲公司今年4月就新兴市场专题对欧洲36家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公司遍布欧洲各国,平均资产管理规模约550亿欧元,平均管理基金数量141只。调查结果显
示,欧洲基金经理们仍然普遍看好新兴市场,并且认可中国股票当前的价值。

  中国市场竞争力凸显

  在所谓的“金砖四国”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中国在基金经理眼中表现出强大的

竞争力。首先在GDP增长预期上,基金经理普遍看好中国和巴西, 41%认为中国未来三年的GDP增长将成为BRIC四国中的最高。尽管巴西以38%的选票同列GDP增长预期的前茅,但由于拉美大环境下的风险预期相对最高,巴西的魅力也相应削减。俄罗斯的GDP增长被预期为四国中最弱。亚洲新兴市场的潜在获利能力被看好,印度和中国无疑成为两大首选,然而从调查中发现,41%的基金经理认为印度股票目前被高估,而相比之下,中国所得的高估选票只有6%。可见,欧洲基金经理相对更认可中国股票当前的价值。

  新兴市场目前没“泡沫”

  虽然近年来新兴市场持续升温,但是90%以上的欧洲基金经理并不认为其中存在泡沫现象。相反地,绝大部分欧洲基金经理认为新兴市场的基本面在过去几年里有实质的提高,足以支撑目前的股价,甚至推动进一步的稳定攀升。其中31%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的股票估值水平刚好,50%认为仍有上升空间。基金经理们对新兴市场预期依旧乐观。

  亚洲市场获益潜力最高

  三大新兴市场: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其中亚洲被六成基金经理看好,成为目前预期最具获利潜能的区域,相比之下,拉美次之,而欧洲最弱。

  就风险来说,基金经理对不同市场的关注重点有所不同。由于潜在的股价高估以及政治风险,拉丁美洲被认为是当前股票投资风险最高的新兴市场。在欧洲,股票估值及公司治理则成了备受关注的风险因素。但就广泛的新兴市场而言,基金经理们目前最担心的仍莫过于美国的进一步加息。由于美国加息可能引资本回流,资金撤离新兴市场,近乎一半的基金经理认为这是当前股票投资者在新兴市场中所要承受的最大风险,利率影响所受到的关注程度甚至比油价因素要高近8倍。

  大盘成长股仍被看好

  在全球股市持续向好的大环境下,基金经理们对未来12个月内新发基金的主流预测也愈加稳定,61%预测股票型将成为新发基金的趋势,相比3月份调查中的股票型预测增长6个百分点。基金经理们普遍看好未来12个月的基金发行走势。

  在投资风格上,基金经理今年对大盘成长型股票的乐观预期仍旧没有改变,4月份调查中78%认为大盘股未来12个月表现要好于小盘股。大部分基金经理都认为,在多年相对滞后的行情下,大盘成长型股票目前是该反弹的时候了。

  能源行业最被看好

  从对行业表现的预期来看,金融业有所失宠,而能源类则以28%的选票取而代之成为预期未来12个月表现最好的行业,相比上月预期骤增22%。工业材料和医疗保健也分别被19%和16%的基金经理看好。公用事业相对被认为是未来表现最弱的行业。

  债市受加息预期影响

  债券方面,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预期在未来12个月里,3年以下的短债表现将优于长期债券。

  虽然欧洲央行3月刚加息25个基点到2.5%,但是市场普遍预期本轮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基准利率的上调必然对债市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引起债券收益率的全面提升,从而使债券价格下跌。一般情况下,中长期债券由于久期较长,价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较高,受利率上升的冲击较大。相对而言,3年以下的短期债券则具备较强的抗跌性。而在债券品种上,基金经理仍然坚持看好成熟市场的政府债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4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