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环球基金 > 正文
 

基金黑手盘踞国际市场 证监会将采取监管措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 13:11 《财经时报》

  对冲基金是规避披露的理想的工具,其无须向公众披露任何信息的理论基础是入伙对冲基金的都是大户,有能力保护自己。但对冲基金在股市的交易活动无须披露,给了对冲基金可乘之机。在国际期货市场中,中资公司受到重创,其中都有对冲基金的黑手

  □ 朱伟一

  美国股市的中心地带不时转移。上世纪80年代,股市大盗以华尔街为根据地,搞了近十年的并购,尤其是敌意收购。90年代中到新千年之交,新经济的驱动器在硅谷,这里的dot.com大有主宰世界万物之势。而今天美国股市的老大们,相当一部分盘踞在康奈狄克州的格林威治,在这里操纵横行市场的对冲基金。据估计,截止2005年年底,美国约有8000多家共同基金,掌握了一万亿美元的资产。

  规避披露的工具

  对冲基金何以如此有吸引力呢?证券法始于美国,而美国证券法的理论基础是披露与反欺诈。反欺诈的法律十分古老,与普通法一样悠远,但以披露为核心则是美国对人类的较大贡献,至少是对股市的较大贡献。证券发行和许多交易行为必须有披露,披露不实要受到惩罚,拒绝披露更要受到惩罚。这样一来,披露就成了关键的关键。

  如果完全披露,券商还有什么空间做手脚?股市这种游戏还有什么可玩的呢?所以股市的老大们千方百计地规避披露,而对冲基金恰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工具。

  对冲基金无须向公众披露任何信息。其理由是对冲基金投资者都是大户,有能力保护自己,无须政府多管闲事。我以为这套说法站不住脚。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可能并不需要披露的保护,但对冲基金在股市的交易活动,也无须披露,这就给了对冲基金可乘之机。

  对冲基金与券商勾结起来,买卖共同基金的股份。千年合伙人公司(Millennium Partners)就通过美林公司的经纪人进行快速交易。尽管这样做并不一定违法,但有可能违反了相关共同基金的规定。2005年年初,美林公司因此被罚1350万美元。美林并不承认自己有错,而是解雇了三位经纪人,把过错全部推到他们身上。

  操纵对冲基金的黑手对外如狼似虎,横冲直撞,对内也是机关算尽,并不放过入伙的“自己人”。对冲基金的定价有很大玄机,是一个比较容易做手脚的地方。对冲基金的管理人按其所管理的资产收费,所以他们有利害关系,有可能高估对冲基金的资产。而对冲基金的一些资产确实很难估价。比如,信贷衍生品和二次留置权贷款就比较难以估价。

  为券商赚钱的优质业务

  有些人为冲基金拍手叫好,说对冲基金是一种金融创新。中国的产品创新、金融创新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美国的所谓产品创新、金融创新是什么。美国的产品创新、金融创新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规避法律。

  对冲基金与券商在行动上狼狈为奸,经济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券商通过为对冲基金筹集资金收取佣金赚钱。2003年高盛从这项业务中得到10亿美元,2004年得到13亿美元,增加了30%。2004年高盛出售证券业务的收入是27亿美元,保守估计其中至少有7亿美元来自对冲基金业务。

  对冲基金与券商以合作为主,经常是穿一条裤子。券商与对冲基金在股市通常是狼狈为奸,鲸吞或蚕食股市中的中小投资者。但券商也有与对冲基金撞车的时候,它们之间会发生狗咬狗的斗争。

  1991年,券商索罗门兄弟购进大量美国财政部债券,结果连一些对冲基金也无法购得此类债券,事后美国监管机构介入,索罗门兄弟公司最后被定有罪。即便如此,对冲基金与券商还是棒打不散。

  当时索罗门兄弟政府债券部的负责人是麦日雷瑟尔(John Merrirrether)。债券丑闻之后,麦日雷瑟尔暂时退出,但几年之后便卷土重来,摇身一变,创建了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1998年,LTCM开始遇到很大麻烦,最后格林斯潘出面压各大券商出钱援手才算稳住阵脚。而当时仅美林一家,就有100多位高管在长期基金有股份,总金额达2200万美元。

  影响到中国经济

  有朋友会说,对冲基金固然凶猛,但这些

怪兽与我们远隔千山万水,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不错,对冲基金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横冲直撞,暂时还不能明目张胆地打入中国。尽管如此,对冲基金还是影响到我们的经济。

  比如,在国际期货市场中,中资公司受到重创,其中都有对冲基金的黑手。国际市场的期货不是不能做,但券商以及对冲基金的凶残手段,我们至少可以有两手准备:一是看涨不看跌;再就是搏小不搏大。

  看涨是个承受力的问题。如果看涨,并将交易量锁定在国内商品的需求范围之内,那么即便到时候商品价格未涨,损失也没有超出自己所能够承受的价格。如果我们搏小,美国券商和对冲基金这两个巨人就站在我们的前面,搏弈是它们之间的搏弈。在打击躲在巨人身后的小个子之前,大块头首先必须自相残杀。但如果我们坐大,如果我们出来领衔主演,就会成为券商和共同基金联合狙击的目标。

  近年来,各方对对冲基金的意见很大。有人甚至提出,监管要改革,股市要革命,对冲基金统治资本市场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迫于各方压力,自2006年2月1日起,证交会将首次针对对冲基金采取监管措施。对冲基金顾问必须在证交会登记,以便证交会不时

审计并了解更多的交易情况。但这些监管措施是实验性的。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对冲基金都会在国际股市横行下去,并对我国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5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