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孵化基金 绝对诱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 08:39 证券时报 | |||||||||
□晨星基金研究中心 林晟 2005年8月,特拉华投资公司公开发售特拉华小盘股核心基金,截至2005年10月11日,该基金5年的年化收益率达16%,位于同类基金(小盘平衡型)的前15%。从其历史数据可以看到,该基金实际上从1998年底就开始运作了。
这种公开发售前先行运作,在美国是一种长期策略,即对新投资策略或选股模型采取小资金试运作一段时间的办法,如果表现优秀,就公开发售;如果表现较差,就废弃这个基金。这种做法在美国的法律上许可,根据1940年的投资公司法案,基金公司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登记后,只要定向募集资金达到最低要求就可以成立并运作“孵化”基金了,等以后再公开发售。从性质看,这有点像一种从私募基金向公募基金转换的过渡类型。 不过,在被这类拥有长历史纪录新基金的优秀业绩所吸引时,应该仔细考虑相关变化是否会对其将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开头提到的特拉华小盘股核心基金,该基金的管理团队于2004年8月19日刚更换过,且投资策略也发生了变化,根据其提交给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公告信息可以看出,基金在选股时同时考虑了成长和价值因素,但在2004年10月之前的招募说明书显示它的目标品种只是被低估的股票,并没提及成长二字;从其持股只数来看,2003年大约只有120只股票,但从公开募集之前最后一个组合数据中可以看到,其持股已大幅增加到239只;其收取的费用也从试运作期间的0.75%上升至1.25%。以上这些都对其历史业绩的可参照性打了折扣。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做法的初衷还是本着对广大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因为新模型或新投资策略都需要一个实践过程,理论与实际有很大差别。就基金销售来说,在无实力强大的基金公司或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做后盾的情况下,此类有历史实际投资业绩的新基金销售的效果,要大大好于只靠文字及模拟结果说话的基金。 因此有许多基金公司十分热衷参与“孵化”过程。不过,可能变成以市场销售为目的,而忘记自己作为专业投资机构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资产管理服务的出发点。比如去年就有两家大型基金公司牵连到相关丑闻中,他们受到指责的其中一点就是大量发行此类“孵化”基金,然后推出表现最好的几只公开发售,以显示“强大的”投资能力。这实际上可能成为一种错误的“引诱”。 如果说这种“引诱”只是打擦边球的话,个别基金公司利用“孵化”基金做出不当宣传则明显违背其应有的信托责任。比如1995年12月成立的Van Kampen成长基金,在1997年2月公开发售时宣传自己1996年的年收益率达61.99%,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并遥遥领先第二名。获得高收益率是事实,但对获得此收益率的重要背景只是一笔带过:一个是其规模小,在1996年大多数时间内,其规模仅为20万-38万美元; 另一个是在其13个月的“孵化”期中,该基金共投资于31只热门新股,尽管每次一般只购买100到400股,由于资产基数小,对收益率的影响很大,这61.99%的收益率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于新股投资。1997年公开募集后,吸引了众多对实际情况不清楚的投资者,短期内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到1.1亿美元,但规模的变化使该基金原来的投资策略根本无法维持高收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后来对这种未充分披露的行为给予了处罚,并考虑对此类“孵化”行为加以约束或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以便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