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逐步靠拢意愿结售汇 外汇局寻求国际收支平衡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 10:4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杜艳 北京报道

  8月4日,央行公布的《200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显示:上半年贸易顺差3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64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达7109.7亿美元,比年初增长1010亿美元。

  这是一组让人无法轻松的数据。

  但央行显然在积极求变。在调整汇率、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完善外汇交易市场,三张调节国际收支的“王牌”中,央行大胆地抛出了前两张。

  继7月21日,央行出其不意宣布汇改之后,8月2日和3日,央行再推利好,迈出了由强制结售汇向意愿结售汇靠拢的一大步。连续两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密集出台了两项有关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限制的通知:《关于放宽境内机构保留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收入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关于调整境内居民个人经常项目账户下因私购汇限额及简化相关手续的通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认为,这些措施理论上存在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使汇率更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二是调整国际收支的失衡,减轻货币政策的执行压力。但这些措施能否奏效,尚未得知,“改变国际收支失衡,远比完成汇率的改革要难得多。”

  逐步靠拢意愿结售汇

  为了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结售汇方面的政策调整,暗示了央行希望通过扩大需求缓冲储备增长的思路。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斌博士认为,新措施的规定“已经非常接近意愿结售汇”了。

  在企业用汇方面,将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可保留的现汇比例,由现行的30%或50%调高到50%或80% ,部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申请100%保留。个人用汇方面,个人因私购汇由原来的3000或者5000美元,提高到5000或者8000美元,对于个人在境外进行经常项目下消费时的透支,偿还时没有购汇限制。

  对于限额的提高,农行上海分行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现在用汇方面,基本都能得到满足了。”他认为即使不做这次的调整,原先企业和个人用汇的限额也基本上能满足需要,“尤其是在个人方面,境外刷卡透支几乎没有限制,循环的信用额度可以达到数十万元”。

  中行上海分行零售银行部人士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这么大的额度可能用不完”。鉴于实际需求的超额满足,他觉得“政策引导大于实际需求”。

  但在专家看来,即使存在超额满足的可能,这样的政策调整思路依然是必要和正确的。

  张斌表示:“我国的外汇管理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汇兑方面的管制,另一个是资本项目下的管制,现在放开的是第一个层面。”也就是,通过增加需求,减缓供给增长的压力。

  从2003年以来,随着国际收支形势的急速变化,结售汇政策的变化反映了上述调节思路,开始向“宽出严进”倾斜。先后三次提高企业可保留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

  在外汇局的一位研究人士看来,2005年是外汇政策变革的重要一年。延期付汇、外汇坐市商、提高用汇限额、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等,彻底改变了中国延续了11年的外汇管理制度。

  强制结售汇夸大升值压力

  力度空前的政策出台背后,是央行所面临着一系列压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认为,两大因素的存在,加速了央行在结售汇等方面改革措施的出台:一是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国际收支失衡;二是在国际收支新形势下,央行对冲操作的成本越来越高。

  在频繁出台的众多措施中,钟伟认为“结售汇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汇率体制的改革”。

  其认为,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长与国际收支的失衡是一回事情,如果强制结售汇制度不改变,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就很难改变,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被动性也就无法改变。

  从1993年底到2005年6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从211.99亿美元增长到7110亿美元。目前储备年新增约为1800亿—2000亿美元,新增外汇储备占当年GDP的10%多。钟伟预计,依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年底可能达到8000亿美元。

  而随着外汇储备的猛增,其不利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钟伟分析,由于一方面国内的基础货币投放基本上是外汇占款投放出去的,使外贸企业实际上获得了优先发展权,另一方面,激增的外汇储备加大了央行的对冲成本。其估计,央行票据一年的累计发行额约为20000亿元,假定平均持有期是一年,那么每年的利息支出就有数百亿元。

  虽然短期内央行通过票据对冲问题不大,但长期看来,一是给商业银行带来一份无风险的收益,影响了其信贷投放;二是央行每年加速度的基础货币投放不断恶化了国际收支的平衡。

  这些风险的存在,导致解决外汇储备的问题并不比汇率来得轻松。

  1994年以来,我国所推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外汇市场形成了“无条件的外汇供给和有条件的外汇需求”。在严格用汇审批的情况下,钟伟认为,“对企业的售汇是有条件的、滞后的、不真实的”,这导致了当前的外汇市场成为银行间结售汇市场,而不能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

  而在近两年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现行的强制结售汇体系加剧了升值的压力,并进而加剧了储备的压力。

  钟伟说,由于外汇供给是无条件的而需求是有条件的,外汇制度的安排夸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却隐瞒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造成了市场上供大于求的虚假局面。

  他指出:“人民币这几年存在升值压力,但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升值的压力被夸大了。”

  国际收支失衡暂难调整

  在夸大升值压力面前,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平衡国际收支的办法:提高汇率、放宽结售汇制度、引导企业“走出去”等,但不少专家认为“很难对国际收支状况有实质性的改变”。

  中国银行个人零售银行部一位人士表示,在升值后的时间里,个人结汇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在部分地区甚至有微幅上涨。

  而如果要让汇率起到应有的作用,钟伟认为:“一下子调整10%或者以上,它对于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国的汇率政策刚刚试着恢复弹性,大幅升值是不现实的。”

  此外,央行自1994年以来通过八次政策调整,虽然引导强制结售汇向意愿结售汇转变,但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居民普遍存在“持有人民币而不愿意持有外币”的心理,央行很难通过增加限额的办法实现“藏汇于民”。

  同样,在企业“走出去”方面,尽管已经提出了几年,但是效果甚微。

  钟伟指出,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吸取了1990年代初期盲目境外投资而损失惨重的教训,林毅夫教授研究得出中国企业90%的海外投资都是失败的。另一方面,2001年后国内的经济状况良好,企业的年均利润增长有的达到40%以上,弱化了企业走出去的意愿。


  爱问(iAsk.com)结售汇 相关网页约54,99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