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汇市信息 > 正文
 

美联储加息进程尚未结束 预期将持续几个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11:21 世华财讯

  美联储1日如市场预期再度加息25个基点,并传递出了正在进行的加息周期尚未结束的明确信号。对金融市场而言,美联储加息的短期前景显而易见,但对于货币政策新一年的走向,市场可能会继续争论不休,当前通胀趋势和美联储主席易人等因素都为这场争论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综合外电11月2日报道,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11月1日一致决定将隔夜
目标利率由3.75%提高到4.00%,为01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在所有大型券商的预期之中。由于美联储(Fed)加息缺乏悬念,人们关注焦点都放在会后的政策声明上,但这份声明同样没有什么惊奇之处。

  与9月末的FOMC会议声明一样,Fed官员们在声明中指出,

能源价格的上涨可能推高通胀压力,虽然剔除食品和能源因素的核心通胀水平一直受到遏制。官员们再次表示,适应性货币政策的保持和取消可能都会坚持有节制的步伐。

  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驻纽约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凯瑞达克斯(Anthony Karydakis)表示称,FOMC会议声明反映的立场是Fed仍坚持紧缩之路,没有迹象显示他们在这一决定上有所动摇。

  在FOMC会议召开之前,认为Fed加息进程至少还会持续几个月的市场预期已经日渐增强。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最近对一级交易商的调查显示,华尔街大型券商的经济学家们预计,此轮紧缩周期的终点是4.50%或4.75%的利率水平。但许多券商认为,FOMC可能会推进加息进程,到06年某个时间利率至少达到5%。影响利率前景的不确定因素是Fed对通胀的担忧,这在央行官员们最近的讲话中不断被提及。

  对通胀的忧虑是真实存在的。美国政府10月31日公布,央行官员们比较看重的价格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9月份较去年同期上涨2%。虽然央行没有制定通胀的具体目标,但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水平是它所容忍的上限。

  凯瑞达克斯称,Fed的担心是完全合理的。但当前Fed的任务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把通胀恶魔放回到瓶子里。

  一些人认为,通胀状况和经济整体形势很快会发生变化。纽约Smith Affiliated Capital的董事长兼首席投资长罗伯特。史密斯(Robert Smith)预计,通胀趋势将降温,经济状况也是如此。他列举了众多证据,包括11月1日公布的美国10月份汽车销售数据等。

  史密斯认为,到今年年底,Fed将把利率提高到4.25%的水平,但仅此而已。

  11月1日的Fed会议也标志着格林斯潘(Greenspan)时代行将结束──他将在明年1月底退休前再主持两次会议。他的离开自然让人对新任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领导下Fed的走向心生疑问。现任总统经济顾问的伯南克上周被提名为Fed主席。

  部分经济学家注意到,伯南克的到来(其提名获得参议院(Senate)通过几乎没有悬念可言)正在促使金融市场将焦点放到利率的更长远前景上。大多数市场人士坚信,格林斯潘时代将以联邦基金利率的提高落下帷幕,到06年1月,该利率将达到4.50%的水平。但之后的利率前景就变得模糊不清了。很多人预计Fed还会继续加息,但对于加息的延续时间和幅度,没有人敢打保票。

  包括圣路易斯联储总裁威廉姆。普尔(William Poole)在内的一些人猜测,下任Fed主席可能在货币政策方面更加强硬,以证明他治理通胀的决心。这将意味着,当FOMC在3月28日举行会议时,虽然加息的理由已不再迫切,新任主席为了显示他的决心可能会继续作出加息决定。

  但许多市场人士有着与经济学家们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些人从伯南克2002-2003年任Fed理事期间在通缩的严峻形势下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判断,他可能会采取温和的货币政策。毕竟,伯南克素来以提供激励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向经济领域注入资金以抵御物价全面下滑而见长。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向客户表示,和人们的普遍观点相反,伯南克不是一个鸽派,而且06年年中之前的经济数据可能为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提供支撑。

  伯南克本人曾承诺保持格林斯潘时代政策的连贯性,尽管十分清楚的迹象表明,鉴于他对明确的通胀目标情有独衷,他在长期内将改变Fed的运作方式。此外,一些人还指出,在Fed当前的加息周期当中,伯南克多参与其中,没有迹象暗示他缺乏加息的兴趣,而且他在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期间也从未流露过类似想法。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