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汇市信息 > 汇市小词典 > 正文
 

投机大师巴鲁克(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13:51 外汇通

  也正由于大危机,巴鲁克则对群体的盲动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他认识到,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人,人们通常是明智而富有理性的。但当成群结队、情绪相互影响时,却全变成了一伙笨蛋,老是在股市上涨时过于兴奋,而在它下跌时又过于沮丧。巴鲁克讥刺道:“股市存在的目的不就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人制造成傻瓜吗?”直至今日,群体的盲动在股市中仍以各种翻新的形式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譬如网络经济概念股之类,真教我们稍一不慎,便有痛心疾首之憾。巴鲁克于是乎相信,既然群众永远都是错的,那么要想在投资中获利的话,
非得与大多数人反向操作才行。在这里,我们也许不得不指出,有些杰出人士虽然在某些方面颇为伟大,但在证券投资上却未必比“群盲”高明多少。还记得上文中巴鲁克以“对冲”来救丘吉尔一把的故事吗?

  也正是由于其独立独行的投资风格,巴鲁克获得了“独狼”的外号。巴鲁克回忆起大危机前夕的情形时说,随着股价的飞涨,人们已经忘记了“二加二等于四”这种最基本的东西,甚至华尔街擦皮鞋的小孩都开始向他推荐买进

股票,令他不得不相信该是脱手离场的时候了。

  事实上,“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他很多关于投资的深刻认识都是从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来的。比如,巴鲁克主张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来鉴别何时算是应该买入的低价和该卖出的高位: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

  人们常常惊异巴鲁克的判断力,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对此,他解释说:“我并不聪明,但我喜欢思考。大家都看到过

苹果从树上落下来,只有牛顿才去问为什么。”他认为,股票市场的任何所谓“真实情况”无不是透过人们的情绪波动来间接地传达的;在任何短时期里,股票价格上升或者下降主要都不是因为客观的、非人为的经济力量或形势和局面的改变,而因为人们对发生的事情所做出的反应。所以他提醒大家,判断力的基础是了解,假如你了解了所有的事实,你的判断就是对的,反之,你的判断就是错的。

  在对大众的心理的认识方方面,巴菲特和巴鲁克如出一辙。巴菲特不也常说在大众贪婪时你要缩手,在大众恐惧时你要进取吗?的确,二位大师在投资理念上还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在采取集中投资还是分散投资的策略方面,二人的观点也都基本一致。

  不过,二人在投资风格上还是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巴鲁克的投资方法更加灵活多变,他提倡坚决止损。他说投资者如果有止损的意识,即使每十次只做对三四次的话,也会成为富翁。他叮嘱投资者要有两手准备,以便随时转身离场。巴菲特似乎更持重守拙,对于已制定的投资计划轻易不做更改,他说:“如果你不能在股价跌去一半后,仍能从容不迫地执行计划,那你是不适合做股票投资的。”能做到这一点,则在于巴菲特慎之又慎的选股方式。如此看来,巴菲特像是位内力深厚的太极高手,而巴鲁克更像名一剑封喉的剑客。

  我们不妨来想像一下如果巴菲特回到二十世纪二三十时代,会是怎样一个情景。巴菲特或许也能躲过大危机这一劫,而巴鲁克则在最后关头进行“惊险的一跳”,得以全身退出。此后巴鲁克逐渐淡出证券市场,把主要精力转向政治和社会公益。他曾先后成为六任美国总统的顾问,并在

二战后美国的对外关系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巴鲁克在1916年被威尔逊总统任命为国家防护理事会顾问委员,并获得与威尔逊共赴凡尔赛会议的殊荣。但是由于整个20世纪20年代国情太顺利的缘故吧,他的建议并没有受到重视。随着大萧条的降临,以及纳粹危机的出现,他对国策的建议越来越受到关注。巴鲁克成了罗斯福“新政”时期智囊团的重要成员,他提出的一系列经济建议,包括量入为出的税收计划、产业优先、租金上限、合成橡胶计划等,均被罗斯福政府所采纳,成为促进美国经济恢复的重要政策。战后巴鲁克受杜鲁门总统之命参与联合国原子能理事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对社区公益贡献卓著,被列为一百名最杰出的犹太人之一。巴鲁克学院不过是他在投资传奇之外留给世人的诸多贡献之一罢了。

  巴鲁克以95岁的高龄死于1965年,可谓福寿全归。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