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汇市信息 > 正文
 

美联储是否加息面临艰难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3:59 外汇通

  今天美联储举行例会,研究决定是否加息。自从去年6月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以来,本次例会的结果最令人难以捉摸。

  如果不是与卡特里娜飓风不期而遇,美联储继续迈出渐进加息的步伐一定是铁板钉钉。可是卡特里娜飓风偏偏不请自来,而且是如此毫不留情。于是就有了加息与暂停加息两种看法。

  美联储选择暂停加息,寻找理由并不困难。

  飓风给美国经济造成巨大伤害,按经济学家的说法,足以让下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减少0.5至1个百分点。近期公布的数据已让飓风对经济造成的伤害程度陆续浮出水面。截至10日的一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7.1万人,总数达到39.8万人,增幅达到近10年来最高水平。劳工部估计,其中有6.8万人是由飓风造成的,这一数据今后还可能增加。密歇根大学消费者情绪指数从8月份的89.1骤降至9月份的76.9,创13年新低,甚至低于“9·11”事件后的81.8。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对制造商所做的两项调查表明,新订单及新订单预期大幅下降,能源价格上扬是导致新订单预期下降的主要原因。问题在于这些数据还是初步的,美联储需要时间对飓风造成的损失及对经济的影响作出准确的评估,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通胀仍然得到有效控制。虽然受到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8月份美国消费价格指数连续第二个月攀升0.5%,但核心通胀率保持温和,核心消费价格指数连续第四个月稳定在0.1%的较低水平,低于分析人士预测的0.2%。过去12个月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为2.1%,与7月份持平。

  暂停加息还会避免经济出现衰退的风险。目前美国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息差逐步缩小,联邦基金利率已升至3.5%,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不到4.3%,低于1年多前美联储开始加息时的短期利率。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的息差可能会进一步缩小,甚至出现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倒挂现象。这种现象过去难得一见,通常认为是经济衰退的先兆。

  美联储选择加息,理由也很充分。

  飓风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害是暂时的、局部的,并不能改变飓风登陆之前美国整体经济运行的大趋势,而这正是美联储最为看重的。在飓风发生后,布什政府提出了大规模灾后重建计划,所需资金总额将达2000亿美元,超过了

伊拉克战争的开支,可谓史无前例。布什政府已排除采取加税的办法筹集资金,但无论怎样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都不可能满足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最终政府仍会增加开支,这对经济将产生刺激作用。不少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增长在经历灾后短暂下降后将逐步得到恢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前美联储理事贝南克认为,飓风造成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下降是暂时的,长期增长趋势不会改变。

  飓风造成能源价格上扬,加大了通胀压力。飓风重创了美国墨西哥湾的石油设施,导致

原油价格急升,一度曾突破每桶70美元。美联储对通胀的关注超过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工资上涨、劳动生产率下降对通胀产生的压力已令美联储感到担忧,而能源价格上扬带来的通胀压力更加重了这种担忧。美联储一直认为油价上扬会导致出现长期通胀上升的预期。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拥有投票权的委员莫斯克表示,他关注的焦点仍是控制通胀,而不是担忧经济放缓。油价上扬将传导至物价,增加通胀压力。现在美国的通胀风险依然存在,而且比一年前更高。

  从目前种种迹象看,美联储选择加息的几率很高。在进入本次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一改以往作风,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在决策之前总是通过吹风等形式表明美联储的立场,使市场了解美联储的意图,避免引发市场波动。分析此次例会前美联储官员的言论,与历次加息前的言论如出一辙。费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桑托米诺坦言,飓风的影响只在局部,并不能让经济脱离扩张轨道。为了使价格压力得到较好控制,美联储不得不继续将目前还有些宽松的货币政策转为中性。莫斯克则直言不讳,称再次加息是“合适的”。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耶伦表示,在飓风过后加息虽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能的”。

  金融市场也发出了同样的信号。上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联邦基金期货合约显示,美联储加息0.2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为94%;债券价格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28%,为一个月来最高水平。

  尽管如此,仍有不加息的可能。对美联储来说,现在需要对飓风和油价上扬所造成的影响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如果飓风影响有限,将利率保持在低位有可能加重通胀压力;而如果飓风和能源价格上扬打击了消费信心,抑制了消费,加息又有可能添乱。做出这样的判断是艰难的,而这正是对美联储智慧的考验。

  美联储该做何抉择呢?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郭纪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