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国海证券:股票继续停牌 将在完成全部协议签订后复牌

国海证券:目前,公司正继续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相关事项仍存在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公司股票自2017年1月6日开市起继续停牌,公司将在完成全部协议签订,明确本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并披露后复牌。
新浪财经 | 2017年1月5日15:36

国海案60亿协议续签“代持”转为“共同投资”

事情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过也有涉事的券商人士表示,后续谈判中,国海证券与代持机构之间就风险分担产生了分歧。国海方面要求涉事机构一起承担利率债的投资损益,有的机构认为这不合理。该券商人士坚持认为:“让我们承担一分钱都不合理,这是代持,又不是联合投资。之前国海公告表示承认相关协议,就说明从法律上来说,这个是国海的资产。”国海现在的处理方案,是推翻有关利率债交易性质实际将“代持交易”变成了“共同投资”。这令有关机构觉得这枚苦果难以下咽。
新浪综合 | 2016年12月27日09:57

国海代持门进展:与7家机构签订协议 风险共担方式存分歧

国海证券再发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根据与与会各方在协调会议上达成的共识,我司已与7家与会机构分别签订了相关协议。事情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过也有涉事的券商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后续谈判中,国海证券与代持机构之间就风险分担产生了分歧。国海方面要求涉事机构一起承担利率债的投资损益,有的机构认为这不合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6年12月27日05:38

假章门责任共担方案仍待定 国海证券付出成本小于8亿浮亏

国海证券假章门事件,以国海证券公告共同担责暂时告一段落,但据财新网报道,“责任共担”,还需要各家机构自己与国海证券进一步协调。有关机构知情者透露,总体思路是续作原协议,不对国海证券挤提(即要求回购债券),等待债市回暖,浮亏自然填平。续作协议的融资成本应由国海证券承担。具体方案则还需要双方进一步沟通。预计国海证券为此付出的成本将会远小于目前8亿元的浮亏。
新浪财经 | 2016年12月26日09:20

国海证券认账债市雾霾暂去 若处理不当将面临降级风险

 “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市值和公司评级,市场和机构会质疑公司的内控管理和投资能力,影响波及公司的相关业务,毕竟类似的事在债券市场还是头一回,如果今年降级,公司很多业务将不能开展,还有隐藏的损失。”上海的一位券商管理者说。
投资者报 | 2016年12月26日09:37

曹山石:国海证券先一步甩出会议解释权 试图各个击破机构

国海这两天跟机构挨个谈,十来个单位都谈毛了。分歧在监管层组织的协调会,与会机构认为是国海认账全部代持债券。现在,利率债方面,国海一是要对方持有到期,二是投资收益和资金成本差相关机构要分担。如此,代持变成了共同投资,与协调达成的会议精神不符。但协调会会议纪要已经收回,国海先一步甩出会议解释权,试图各个击破,各机构又有炸锅之势。
新浪财经 | 2016年12月26日09:00

国海证券假章门起底 债市监管风暴即将袭来

单纯对代持交易的关注并未反映市场的实际问题,而市场真正面临的困境是影子银行体系杠杆的持续增长,如果缺少持续有效的监管,一旦面临债市整体下行,杠杆的崩塌便会带来市场的溃败。而代持所引发的风波则是弱市中市场灰色地带的微观写照。“要是只说代持交易的风险,那就是合规风险,加之市场交易错综复杂,可能两边表都不入,就像非标的抽屉协议。现在如果大家都没法保护,最终你只能把代持停了,这种情况下影响流动性是肯定的。”
经济观察报 | 2016年12月25日00:27

证监会督促落实国海证券债券交易事件处理方案

就国海证券相关债券交易事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回应表示,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组织国海证券与相关机构召开协调会议,与会各方已就有关问题的总体解决方案达成共识。下一步,证监会将督促国海证券与相关机构尽快予以落实,同时将进一步要求各证券经营机构强化内部管控。
证券日报 | 2016年12月24日01:33

国海证券:债券交易协议涉债券金额不超165亿 风险可控

国海对收到的伪造印章私签的债券交易协议进行了初步统计,涉及债券金额不超过165亿元,其中80%以上为安全性和流动性高的主流国债、国开债品种;信用债占比不到20%,且总体信用风险可控。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流动性风险可控。
新浪财经 | 2016年12月22日15:42

国海证券百亿代持或分批回表 浮亏、处罚次生冲击靴子待落

一方面,在债市调整的当下,上百亿的代持追认或让国海证券在承受账面浮亏的同时,被迫放大所持金融资产规模,进而加剧其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代持交易的合规性也受到了监管等多层面的关注,国海及相关涉事机构在市场中的风控能力、信誉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质疑。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6年12月22日05:38

假章门背后:债券代持实为表外加杠杆 财报不实涉嫌信披违规

债券代持业务本身属于表外非标准化交易。在债券市场整体下行的当下,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若季末或年末通过代持加杠杆而实际持有大量债券,而这些债券的损益情况又不在财务报表中体现,是否意味着这些机构涉嫌违反财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及信披规定呢?
每日经济新闻 | 2016年12月22日06:53

债券代持交易新规或将登台 证监会要求券商自查

多位被访人士表示,潜在的影响仍在蔓延。债券代持的核心理念或将发生变化,金融机构的风控趋紧,尤其是对账户管理将趋严。债券代持交易新规或将登台,而债券长期代持或就此终结。而这一切都需债券行业从新定义。
一财网 | 2016年12月22日07:59

警惕债券风暴酝酿系统风险 广西证监局进驻国海证券检查

国海证券发布公告称已收到广西证监局《监督检查通知书》,广西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债券等相关业务进行现场检查。检查组已于12月15日进场开展工作。国海证券表示将积极配合广西证监局的现场检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华夏时报 | 2016年12月22日00:38

国海认账200亿代持债券 扛下近10亿的浮亏

12月20日深夜11点过,在监管层的强力撮合下,一场市场信用风险正式消解:国海认账200亿代持债券,与20余家涉事金融机构达成和解,这意味着国海扛下近10亿的浮亏。
新浪财经 | 2016年12月21日16:26

国海假章门踩雷机构身份全曝光 广发等多家上市券商卷入

在22家机构名单中,广发证券、国金证券、东吴证券等系上市券商,联讯证券、开源证券为新三板券商,此外,浙商证券、华林证券则是拟IPO券商,民生证券亦是上市公司民生控股的旗下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6年12月19日17:33

分析解读

国海证券“认账”担责 债券灰色杠杆濒危

市场自发形成“代持养券”业务“灰色”之处在于,把债券过户给第三方账户,再与对方私下约定时间与价格进行回购。在此过程中,原债券的形式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债券损益也迁移至表外。“债券代持”能满足金融机构短期融资、增加杠杆、避税等需求,乃至帮助机构在考核时灵活调整,冲击排名或掩盖亏损等需求。
中国经营报 | 2016年12月24日11:03

官媒:国海萝卜章事件暴露内控漏洞 风控机制亟待完善

为债券投资增加隐形杠杆的“代持活动”在行业内并不鲜见,特别是2015年以来的“资产配置荒”,资金流向债市的力度有所加大。此类交易使得债券市场中一部分杠杆脱离了企业内控和监管部门监控的视野,容易给金融市场带来风险。因此,应对代持行为加强监管,完善风控措施,市场主体更要加强自律。
经济参考报 | 2016年12月22日01:00

国海假章案责任判定:“表相”比“真相”更重要

据报道国海的高管也难以肉眼辨识涉案章的真假。虽然造假能力高,不能全怪受害人。但能造假到这个地步,是否由于伪造人有职务之便,充分利用真章予以“仿真”排练?对此,国海的责任显然要远大于外部机构。其过错也与合同相对方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新京报 | 2016年12月22日07:40

叶檀:国海假章门本质是黑吃黑 机构杀机构的一场大劫杀

国海证券债券代持事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就是黑吃黑,机构杀机构的一场大劫杀。劫杀的是中国金融市场的根本信用,不光面子剥了,把里子也给剥了。
新浪综合 | 2016年12月19日22:04

违约事件传导链显现 债市杠杆迎三路径“去化”

一方面是国海事件背后的代持交易模式的可持续性正在受到考验。一些地区的监管分支机构在国海事件后,已经开始关注债券代持活动,这一业务受到更严格监管笼罩的预期也在升温;另一方面,对债市价格的恐惧和公募基金近期的赎回压力等市场因素,也在促使一些投资机构在主动进行“降杠杆”操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6年12月21日05:39

国海证券“假章门”:债市向下引爆代持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假章门”背后可能是债券代持纠纷。有熟悉国海证券债券业务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可能的情形是,国海证券一直有债券代持的业务,在债券牛市时期不但没有问题,还能够为公司赚取大额利润。
第一财经日报 | 2016年12月19日07:11

国海证券事件坑惨非银机构:资金成本怒涨 债市砸盘换流动性

市场人士看来,国海证券的“闹剧”对于已经处于下跌周期的债市无异于雪上加霜,它碾压的是市场对于非银机构代持以及回购等交易行为的信任,为此银行收紧了对非银机构的资金融出。在缺乏流动性的情况下,非银机构不得不变卖资产,导致了债市的进一步下跌。
第一财经日报 | 2016年12月20日06:42

国海“代持门”导致信任危机 债市急需信用重建

由国海证券事件引发的风波,或导致监管层勒紧对代持等相关业务的缰绳。该负责人建议,监管部门不应对代持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先摸底排查这类业务的规模及风险状况,出台监管政策,明确哪些业务能做,哪些不能做。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6年12月20日05:38

债市地雷不断引爆 辟谣已难稳定人心

由传闻引发的“多米诺骨牌”事件仍在发酵,12月15日晚间,易方达、银华、博时、天弘等20余家基金公司均借媒体进行辟谣,称公司根本没有所谓巨额赎回,运作稳定。
投资者报 | 2016年12月19日01:04

多家机构深陷传闻

债券踩雷最多承销商:光大浦发招行排名前三

年内债券违约事件达到63起, 涉及金额高达378.94亿元,是2015年违约金额的三倍多。债券频频违约,承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其中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承销的违约债券规模位居前三,分别是85.5亿元、67亿元、44亿元,成为今年的“踩雷王”。

国海证券惊魂24小时 廊坊银行表示无辜躺枪

廊坊银行发言人再三表示,“我们与国海证券目前没有任务业务往来”。同时,事件发生以后,当地相关部门已经要求廊坊银行详细汇报此事,并接受业务审查,证实无传闻中数额庞大的代持债券业务。从后续众多市场传闻里,前往国海证券进行沟通的机构中也没有廊坊银行。

华龙证券否认5亿债券违约 债市波动刺激敏感神经

华龙证券紧急辟谣,称对此事件高度关注,立即对相关业务进行全面自查,经查该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经公司研究决定,华龙证券将先于12月15日第一时间完成15国开18等债券交割,维护市场秩序,消除负面影响,并追究相关机构的有关责任。
债券圈接连爆出失联违约 华龙证券5亿债券技术性违约坐实
华夏时报 | 2016年12月16日23:02

货基爆仓传言突起 华夏基金深夜紧急辟谣

一则“某大基金货币爆仓,公司要赔6亿”的消息流传于市场,而传言中的主角则为老牌公募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对此,华夏基金深夜紧急发布辟谣声明:市场传言某大基金公司货币基金爆仓,涉事基金公司需要掏自有资金填补亏损。目前我司旗下所有货币基金均正常运作,申赎照常,无任何特殊情况,特此声明。
好一出债市惊魂!深度还原华夏基金“被爆仓”始末
解密货币基金爆仓传言:净值未亏损但巨额赎回是真
中国经济网 | 2016年12月15日10:05

20家基金公司紧急澄清:货基未遭遇巨额赎回

在资金面吃紧、利率升高的背景下,最近,从事债券交易的机构进入多事之秋。12月15日,市场又有报道称某货币基金遭遇巨额赎回。有20家公司明确表示,旗下货币基金未遭遇巨额赎回。这20家基金公司分别是:华夏、南方、银华、建信、上投摩根、易方达、博时、天弘、华宝兴业、广发、兴业全球、中银、德邦、富国、海富通、华安、鹏华、大成、交银施罗德、九泰。
新浪综合 | 2016年12月15日16:59

国海证券股价走势

专题调查

国海假章门踩雷机构(部分)

 

  国金证券 (上市券商)

  广发证券 (上市券商)

  东吴证券 (上市券商)

  中信建投 (H股上市券商)

  联讯证券 (新三板券商)

  开源证券 (新三板券商)

  浙商证券 (拟IPO券商)

  华林证券 (拟IPO券商)

  财富证券 (拟借壳上市)

  华创证券 (拟借壳上市)

  五矿证券 (拟借壳上市)

  民生证券 (拟借壳上市)

  信达证券

  国融证券

  华福证券

  联储证券

  东北证券

  湘财证券

  西藏信托

  南昌农商行

  新疆汇合银行

  长春发展银行

 

国海证券假章门争议7大焦点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