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摘要:新中国钢铁业60年的故事,跌宕起伏。但无论是国民经济恢复建设的需要,还是赶英超美大炼钢铁的政治诉求,其产业发展上始终循着一以贯之的线索:也就是以量为纲。但60年长卷掩毕,同样让我们赞叹其成就之余,更期待其未来……[系列报道]

相关专题

交通业60年·铺就坦途助腾飞
交通业60年·铺就坦途助腾飞

交通运输业60年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

60年能源兴邦
60年能源兴邦

中国能源:90%自给率折射非凡历程。

60年理财生活在改变
60年理财生活在改变

60年多样化的理财方式渐迷人眼。

中国60年钢铁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建国初期,国家以重点发展重工业以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起,钢铁工业即被作为重工业的代表而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的重视,从而有了从几乎是空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钢铁产业的可能。从一五计划时起,国家就不断地从农业和其他产业上为钢铁产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并不惜花很大的代价用于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钢铁工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之一,与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步伐息息相关。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中国钢铁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步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回顾

1949-1957年:废墟上建立的新中国钢铁产业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期,中共中央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钢铁工业的恢复建设。从1947-1950中共中央先后接管了30多家钢铁企业,开始集中人力,物力恢复钢铁产业的生产。当时的钢铁工人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凭借着能够吃苦耐劳的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力的推动了钢铁产业尽快的恢复生产。鞍钢,本钢,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等的高炉很快的恢复投产。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后,钢铁工人更是发扬与高炉共存亡的精神,大力恢复和发展钢铁的生产,以支持抗美援朝战争。从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做好了前期准备。[全文]

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业就走上一条以追求产值、产量增长速度为目标的粗放道路。但由于给钢铁产业定了基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虽然动员全国人民大炼钢铁,结果是练出了大量的废铁,小高炉等的拆除又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至此,钢铁产业严重受创。三年大跃进,打破了个产业部门平衡发展的格局。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基本原则,严重破坏了钢铁工业在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全文]

三线建设时期

从1964年开始,大跃进造成的损失已基本恢复,但是这一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却相当严峻,东南沿海美国舰队的封锁,西北又有苏联的大军压境,为了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也为了提高我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威慑力,毛主席亲自提出三线建设的方案。三线包括:从广西到黑龙江这些沿海了省市地区为一线,中间地区为二线,西南和西北除新疆西藏外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三线。

钢铁工业的三线建设是在党中央国务院1964年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指导下,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对中国钢铁工业布局又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和改善。在加速钢铁工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又促进了当地交通,煤炭电力建设等其他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文]

1978-1991年:开放前期钢铁产业的发展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就为我国的钢铁产业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同时,一些老的大型钢铁企业已得到了技术改造和升级,其中有鞍钢,包钢,武钢,首钢等。 1978年,邓小平同志亲自考察日本的钢铁公司,从而拉开了大批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序幕,1981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科伯斯公司通过签订补偿贸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实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利用外方资金和技术对鞍钢焦化总厂沥青焦车间进行改造。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鞍钢、武钢、梅山、本钢、莱钢5各企业利用外资的项目建议书,中国钢铁切工艺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全文]

一五计划时期:几大钢企逐步发展

针对钢铁工业在重工业,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向。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中央和地方均要积极发展钢铁企业,沿海和内地均要发展钢铁企业,从而形成了钢铁部门大中小并举的一贯方针。确立了除鞍钢,武钢,包钢外还要在山西太原,四川重庆,湖南湘潭,安徽马鞍山,北京石景山创办中型钢铁企业,在河北邯郸,河南安阳,山东济南,江苏南京,新疆乌鲁木齐,贵州贵阳,安徽合肥等十八个省市创办小型钢铁企业的产业布局。钢铁产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全文]

1961-1965年:钢铁新的黄金时期

1961-1965年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建设经济的八字方针,中国钢铁迎来新的黄金时期。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国民经济建设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过五年的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钢铁工业不论在钢产量还是钢品种上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据资料统计,1965年产钢 1233 为 的1957年535万吨的2.28倍,工业产值也达到1957年的2倍。[全文]

1966-1976年:钢铁业遭严重破坏

自196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文革这场浩劫就在所难免,夺权,武斗和停产使经济建设遭受巨大冲击。钢铁工业作为文明的重灾区,在1968年跌至900万吨钢产量谷底,退到四年前的水平。钢铁系统的政治化和军事化愈演愈烈。

中国的钢铁产业在文革的劫后余波中,在阶级斗争的缝隙中,仍然顽强的发展。从1969年到1973年连续五年实现可观的增长,平均每年新增300多万吨钢铁,从而达到2500万吨钢的水平。后来的文革余波又使钢产量两度跌近2000万吨的支撑线,到文革末期,中国的钢铁产业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压力下最终突破了3000万吨钢的产量。

从1949-1978年,钢铁产业仍然有较大幅度发展。1952~1978年间,钢铁工业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2.9%,产值每年递增11.8%。实现利润每年递增9.67%。[全文]

1992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期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中国钢铁工业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了钢铁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1994 年以来,武钢、本钢、太钢、重钢、天津钢管厂、“大冶”、“八一”等列入国家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酒泉钢铁,邯钢、抚顺钢铁公司、天津钢铁、等57家企业,列入第二改革试点。

“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更是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同时,新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行,钢材产品的需求大增,也给钢铁产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十五”期间,钢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167.37亿元,超过1949~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全文]

里程碑

新中国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鞍钢
新中国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鞍钢

鞍钢始建于1916年,其前身是日本为掠夺中国资源建立的鞍山制铁所,1949年7月9日,在一片废墟上恢复建设的鞍钢正式开工。当年鞍钢生产的生铁、钢、钢材分别占全国的40.6%、63.1%和55.4%。

1996年我国钢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1996年我国钢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到1996年,我国钢产量已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0124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钢产量突破亿吨,这是几代人梦寐以求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吴溪淳说起了他当时的感受。

首钢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填补技术空白
首钢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填补技术空白

首钢也把钢铁业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作为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2003年4月,首钢年产200万吨的“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球团生产线建成投产,填补了我国大型球团生产技术的空白。

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钢铁企业:宝钢
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钢铁企业:宝钢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一大批钢铁企业加快了发展步伐,同时在国家经济还相当困难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不失时机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钢铁企业:上海宝钢。

宝钢为神舟飞船提供耐高温用材
宝钢为神舟飞船提供耐高温用材

宝钢为神舟四号、五号航天飞船提供耐高温用材,生产的船板通过8家国际船级社的质量认证。宝钢高等级管线钢广泛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以66%供货量成为西气东输工程最大管材供应商。

武钢研制出耐火耐候钢
武钢研制出耐火耐候钢

1993年以来,武钢自筹资金350多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扩建改造。2001年武钢研制了耐火耐候钢,该钢种目前已应用于国家大剧院和上海残疾人体育艺术培训基地等重要建筑。

重点钢企

宝钢集团
宝钢集团

宝钢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2008年,宝钢营业收入2468.39亿元;宝钢连续六年进入世界500强,列220位。

鞍钢集团
鞍钢集团

鞍钢始建于 1916年,前身是日伪时期的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 1948年鞍山钢铁公司成立,翌年7月9日在废墟上开工,迅速恢复了生产,并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

马钢集团
马钢集团

马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之一,安徽省最大的工业企业,位于长江之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快捷便利,素有“江南一枝花”的美誉。

武钢集团
武钢集团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武钢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包钢集团
包钢集团

包钢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稀土生产、科研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1954年建厂,1998年改制为公司制企业。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河西工业区。

攀钢集团
攀钢集团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攀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四十多年来,攀钢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优势,已发展成为现代化钢铁钒钛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