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就在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尼美舒利事件逐渐淡出大众视线一个月之后,昨日晚间,记者突然接到匿名人士邮件爆料,称这场引发骇人听闻的安全性恐慌的事件或是一场阴谋,某跨国药企策划此场商战,意在排挤对手,帮助旗下同类药品抢占市场份额。[全文][评论][相关报道]>>查看全部企业观察

尼美舒利事件再曝黑幕

尼美舒利竞争对手邮件曝光 跨国药企缜密商战

就在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尼美舒利事件逐渐淡出大众视线一个月之后,昨日晚间,记者突然接到匿名人士邮件爆料,称这场引发骇人听闻的安全性恐慌的事件或是一场阴谋,某跨国药企策划此场商战,意在排挤对手,帮助旗下同类药品抢占市场份额(见图)。记者还获悉,上周五,国家药监局找了全国主要生产尼美舒利的十几家企业进行了安全性沟通会,对于尼美舒利的安全性仍在进一步调查中,并未下最终结论。 [全文]

跨国药企被指幕后策划 尼美舒利事件再曝黑幕

“尼美舒利 ”事件沉静了一个多月后,昨日又爆出新情况。两天来,包括羊城晚报在内的全国多家媒体都先后收到一封名为“报料”的匿名邮件。邮件以报料的名义表示,“曾一度引发大众心理恐慌的尼美舒利安全性炒作事件,是一起由尼美舒利竞争对手某跨国药企精心策划的商战”[全文]

尼美舒利事件曝绝密文件 网友追踪幕后黑手

报料让“尼美舒利”事件出现反转态势——曾经被“千夫所指的坏人”,如今突然成了“惨遭陷害的冤枉蛋”。匿名报料者的身份不得而知,但乱局中,有一群网友自发形成“揭秘”小组,他们通过比对文本、视频,追踪“尼美舒利”事件背后所折射的药业恶性竞争乱局。[全文]

康芝简介

海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2007年由海南中瑞康芝制药有限公司改制成立、以医药为主营业务、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医药企业。

强生简介

美国强生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上规模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

小调查

夺命退烧药风波

央视曝光:儿童退烧药尼美舒利可致儿童死亡

尼美舒利用于儿童退热时,对中枢神经和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频频出现。根据中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尼美舒利在中国上市的6年里,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 [全文]

康芝药业主业或遭遇危机 尼美舒利致20例肝损害

据本报记者多方调查了解到,尽管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站无详细的不良反应信息查询,但国内已经有超过20篇专门汇报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病例的医学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在14家权威学术期刊上,包括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办的《中国药物警戒》杂志在内。涉及病例20余人,其中就有儿童因为服用康芝药业主导产品瑞芝清,一例发生多脏器功能损伤,一例引起严重肝损害而死亡。[全文]

多地大药房下架尼美舒利 康芝药业盈利前景堪忧

“尼美舒利”儿童退烧药不良反应事件引发的市场震动还在持续,多地大药房终端已开始下架“尼美舒利颗粒”。这对于“尼美舒利”产品销售毛利润占公司整体毛利润超过80%的康芝药业来说,盈利前景堪忧。[全文]

尼美舒利争议升级 康芝药业对强生宣战

常熟俞氏药业销售负责人程耀翔告诉记者:“康芝方面联系过我,希望能够联合起来反对强生不正当竞争。” 程耀翔称,俞氏药业的尼美舒利产品占药店市场的50%,康芝药业则占医院市场的70%,两者基本上能控制国内尼美舒利制剂市场,“其余几十家企业其实产量并不大。”[全文]

多家药店尼美舒利未下架 董秘称有人想毁产业

针对“下架”的询问,康芝药业董秘李幽泉对《证券日报》记者说:“这个药(尼美舒利)是安全的,国家的态度很明确,为什么要下架?”他还表示:“尼美舒利的副作用跟其他解热镇痛药一样,只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绝对是利大于弊。”[全文]

各方评议

尼美舒利事件受热议 恶意竞争有损行业发展

企业暗地的“擂台”,涉及了诬陷与反击等“老套”竞争桥段,赚足眼球的同时也令人胆战心惊。未涉及的企业盘算着坐收渔翁之利,急于想知道药品安全与否的公众成为受害者。[全文]

尼美舒利生死劫:民众对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够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理系主任李长龄教授同意这一判断,他告诉《财经》记者:“尼美舒利和布洛芬都通过肝脏代谢。据我所知,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并没有明显差别。”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医师孙凤霞也表示,其实对于解热镇痛这一类的药,引起肝损伤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全文]

尼美舒利谜团耐人寻味 康芝药业起诉强生难定论

身陷尼美舒利风波的康芝药业极力澄清之外,更是直指此次事件的幕后黑手为跨国巨头强生。这到底是一场关于药品安全性的大讨论,还是一次有预谋的不正当商业竞争,目前还难以定论,其背后存在的诸多疑点有待进一步解答。但康芝药业在二级市场上已遭受重挫。[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