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0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对电气设备制造领域“龙头”——平高集团和许继集团的收购,进入最后的审批阶段。一旦获得批准,意味着国家电网公司对上游辅业资产的收购就可能“不可阻挡”......[全文][评论][最新报道]>>查看全部企业观察

小调查

你是否赞成国家电网对上游产业的收购?
赞成,利于做大做强促进行业发展
反对,有损公平竞争,违背电力改革方向
不予置评

国家电网垄断扩张遭质疑

国家电网迂回收购上游产业资产

1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家电网)2010年工作会议在北京结束。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2009年,国家电网对电网建设的投资总额达到3058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为外界所不知的是,近年来,国家电网在电网建设投资之余,已溯流而上,对上游产业进行整编与收购。直至2009年7月宣布收购平高集团和许继集团时,国家电网的触角已延伸至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整编和收购的资产亦蔚为规模。[全文]

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三部门曾明确反对收购

2009年9月,国资委批准了这两起收购。据知情人士透露,国资委批准的理由也有三点:第一,有利于促进行业发展;第二,有利于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第三,有利于做大做强。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中机联和国家发改委提出不同意见后,国务院开始重视此事。国务院办公厅随后下发一份通知给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要求三大部门形成意见。三大部门均明确表示反对,收购一事由此被搁置下来。 [全文]

电网企业收购辅业资产 国家电网被指违背电力改革方向

作为电力改革最为关键的第二步——“主辅分离”,初衷是厘清电网运营真实成本,为电价市场化改革铺路。 国家电监会的一位相关负责人称 “按照电力改革的‘五号文件’的精神,垄断的电网企业应当退出竞争性的领域。国网逆流收购,会造成新的主辅不分。”“五号文件”指的是2002年4月国务院下发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这一方案确定了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十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全文]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

  刘振亚,1952年8月生,山东郯城人。1995年12月任山东省电力工业局(公司)局长(总经理)、党委书记。1997年7月任山东省电力工业局局长、党委书记,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2000年11月任国家电力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副部长级)。2002年12月任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2004年10月任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主辅分离”八年争议

八年前的第一步

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厂网分开”、“主辅分离”、“主多分离”、“输配分开”的改革方向。2003年初, 电力改革迈出实质性第一步:原国电公司拆分成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中电投、华能、大唐、华电、国电等五大发电集团。[全文]

方案多次搁浅

发改委将第一份成形的“主辅分离”改革方案上报决策层。在出台前夕,“电荒”开始在中国蔓延,在“保大局”的背景之下,“主辅分离”方案最终“流产”。2007年,国资委牵头进行了新一次的“主辅分离”方案制订。当年年底,方案在各大部委之间达成一致。新方案由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上报国务院,在获得国务院批准后计划组织实施。不料,2008年年初的一场雪灾,让方案再生变故。[全文]

辅业范围之争

“‘主辅分离’这个关键问题上,我们纠葛了八年之久。”国家电监会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至今为止,电网公司还是希望将送变电等核心辅业资产留下来。电力设备等最关键的资产能否剥离成为最大的难题。”在国资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历次制订的主辅分离方案中,送变电和设计院都是涵盖在即将剥离的辅业范围之内。[全文]

电力改革问题重重

电力体制改革须破除垄断

“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市场化,并没有别的选择。而电力改革走走停停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到纲领。在电力改革中我们过于陷入具体的细节之中吵来吵去。电力领域的许多行政性垄断以及行政性控制没有放开,电力市场的很多市场化要素难以发挥作用。”[全文]

输配电体系并没有得到分离

“中国电力体制自2002年开始改革后,实现了厂网分离,但输配并没有得到分离。国家电网公司到现在还控制着输电、配电和售电。未来改革的根本还是要解决电网公司隔阻供需纽带的问题。”而立即可行的解决办法则是允许消费者和企业自行发电、自主选择供电方。[全文]

改革要走出电改就要涨价的误区

要明确电力体制改革是为了通过竞争、通过竞价上网、通过打破电网及电厂的垄断,使电力产品的价格更合理,更科学,电力生产和销售更能够压缩成本、降低消耗,这样,由于成本的压缩,消耗的降低,竞价上网实施,不仅可能不涨价,而且还有可能降价,电改就要涨价是和电力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