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全部
  • 最新报道
  • 相关评论
专题内重要新闻

电改目标

  • 2002年2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业内称为“5号文”),决定对电力工业实施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
  • 改革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督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完成程度

  • 遗憾的是,12年过去,电改只实现了第一步“厂网分开”,真正有实质性价值的“后三步”却不了了之。而后三步主要针对的就是电网。
  • 改革之初,国家电力公司被分拆,发电部分被分拆为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等五大发电企业,而电网部分则分拆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主要障碍

  • 电网垄断
  • 目前电力销售采取“统购包销”模式,电网公司是其最大的受益者。在这种模式下,电网可以决定购买谁的电,或者对谁"拉闸限电",扼住了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的咽喉。
           更重要的是,电网作为一个"超级买家"和"超级卖家",输电、配电、售电,全部包揽,割断了电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变成了电力审批机构的"变种"。
  • 电价
  • 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牵涉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现行体制下,终端电价由国家管控,可以防止电价大幅波动。一旦放开,影响重大。

  1978-1985年

  推行“集资办电”,可使用银行贷款,改变了过去电力建设全部依靠财政拨款的做法。集资新建的电力项目按还本付息的原则核定电价水平,打破了单一的电价模式,培育了按照市场规律定价的机制。

  1987-1998年

  电力行业“政企分开”,撤销电力工业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承接原电力部下属的五大区域集团公司、七个省公司和华能、葛洲坝两个直属集团。

  2002年2月

  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决定启动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主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

  2003年3月

  国家电监会成立,开始履行电力市场监管者的职责,实现“政监分开”。

  2003年7月

  国务院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确定电价改革的目标、原则及主要改革措施。电价被划分为上网、输电、配电和终端销售电价。

  2004年3月

  电监会和发改委下发《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购电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2004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

  2007年4月

  国务院转发《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总体思路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要针对解决电源结构不合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等突出问题。

  2009年10月

  发改委和电监会联合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电价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改革的必要性,确定改革目标和原则,并提出电价改革的七个重点任务。

  2010年

  中央多部委叫停地方“直购电”试点。

  2011年9月

  由两大电网公司剥离的辅业与4家中央电力设计施工企业重组形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中国历时多年的电力体制改革终于迈出电网主辅分离改革的重要步骤。

  2012年4月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首次表态,“应坚持现有输配一体化、调度和电网一体化格局”。

  2014年上半年

  安徽、江苏、江西等十多个省重启“直购电”试点。

国家电网旗下股票走势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额
  • 涨跌幅
  • 国电南自
  • 7.55
  • -0.02
  • 0.00%
  • 平高电气
  • 16.22
  • -0.24
  • -0.01%
  • 国电南瑞
  • 22.15
  • -0.06
  • 0.00%
  • 许继电气
  • 21.26
  • -0.33
  • -0.02%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7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