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微博上企业帐户超过十几万个,今年预计达到一百万个,这是今年非常重要的方向,”曹国伟在天下经济论坛演讲中称。
全球化带来贫富差距扩大、金融海啸导致经济衰退更恶化,台湾也面临相同问题。以五等分家户所得比较,最坏时后的2009年是6.34倍,到2010年降到6.19倍,去年的数据会在今年8月发表,预期会进一步减少。
殷允芃说,世界变化的速度太快,往往有许多出乎意料的发展,也有逐渐形成的共同难题。她期许,藉由天下经济论坛,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一起努力,希望能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向。
薛尔温分析,1960年代,新西兰出口只有6%到亚洲,如今已增加到40%。虽然最大出口市场是澳洲,占总出口额两成,但澳洲以原物料为主的出口,有七成到亚洲。此外,新西兰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是日本。
中国是否软着陆,房地产可视为中国内需市场的关键指标。一年来中国的打房政策,加上紧缩银行信贷的策略显然奏效,然而这同时也意味国内消费成长力道的减弱。
1972年,19岁的凤飞飞出版第一张唱片《祝你幸福》。林怀民说,那一年,台湾人每个月的所得只有1600台币,但却感觉是个有希望的年代。“那时,台湾经济正向前走,楠梓加工区下班时,有几千辆的摩拖车涌出来,像是台湾生命力空前的大展示。
韩国近期在贸易上表现亮眼,去年十二月贸易总额破兆,跃升为全球前十大贸易国。在自由贸易协议(FTA)政策上更是积极,已与包括美国及欧盟在内的四十四国签订FTA。
玄旿锡表示,东亚整合议题,除了区域经济发展经济,还考虑各国社会文化及政治因素,东亚间的联盟关系才可能产生共识。
要在高成长也高风险的中国市场取得利基,魏应交分析,第一,以庶民经济布局,铺天盖地开拓市场。
“拥抱全民的消费才是王道,”魏应交举泡面为例说,二十年来,大陆民生物资涨了三倍,但康师傅的泡面只从两块二涨到三块八,成长72%。他强调,要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一块钱的泡面,让消费者认为有一块二的价值,以后的生意就源源不断了。
GE最受企业家称赞的是“接班制度”,“GE这一家百年公司永保青春的秘诀,就是每年投资三百亿台币,在公司内培养接班人,”许朱胜强调。《财富》五百大企业当中,有两打的执行长,是GE训练出来的,”许朱胜胸有成竹地说。GE注重跨领域的职场历练,不相信“放对地方,就是天才”,反而将员工调度到不同的子公司,观察他们的表现。
台湾许多服务业品牌,被视为进军国际市场的新生力军。潘思亮直言,国际的商业语言是英文,但台湾在双语人才非常缺乏。“这指的不只是会讲英文,而是有在国外求学、生活、最好是工作过的经验。这方面,台湾远远落后大陆、韩国。”
潘思亮指出,收购丽晶后,想找本土的高阶主管非常困难。此外,台湾具国际经验的专业人才,像律师,也非常缺乏。因此在不同国家的商标保护、合约等议题,还是必须仰赖国外人才。
目前台湾金融业的产业结构,银行家数过多、利差太低、公司规模不足、市场也有限。从市占率来看,台湾五大银行市占率30%,远低于大陆的49%、韩国的89%和澳洲的85%。而利差收益偏低、规模不足,使得台湾金融机构只能负担营运费用,却不能承担金融海啸等大型风险。
吴一揆表示,业界希望台湾鼓励优质、大型的银行整并,同时要差异化管理。市场结构的改变,中小银行自然能找到他的利基市场。另外,针对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要有退场机制,而非让全民买单。
张跃认为,即便中国是高速成长的新兴市场,但肯定会面临最终的问题──就是成本高升,以及资源缺乏;还是会走上减少排放、减少能源消耗的路途。顶着“全球最大空调龙头”实绩,远大发展出隔热的节能建材,比传统建材节能五倍。在中国,张跃今年预计将扩厂至20万坪,包括台北101、新加坡建设局,皆派出代表团到远大参访。
面对未来,张跃认为,中国在节能市场上的商机,空间非常大。
曹国伟表示,社交网络让企业第一次可以有能力直接跟消费者进行对话沟通。除了有助于营销,更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他们的消费者,甚至按照消费者意愿,去生产个性化产品。
“目前微博上企业帐户超过十几万个,今年预计达到一百万个,这是今年非常重要的方向,”曹国伟在天下经济论坛演讲中称。
“成功必须要实时的持续创新,”孙大明点出宸鸿的决胜关键:靠着持续的创新能力,在竞争激烈的触控市场,一路保持领先。光是去年,宸鸿的小尺寸(七吋以下)触控屏幕模块,就出货了一亿多片。宸鸿从量产到现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客户数从一个到三十个,“宸鸿从大量制造,到大量客制化,”孙大明指出,台湾制造业必须建立大量客制化的能力,才能保持高速成长的动能。
“触控这革命才刚开始,现在只是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其实还有更多可以做触控的产品,”孙大明看好触控市场的前景,目前智能型装置的触控屏幕,渗透率才三成。2015年,触控屏幕的渗透率,将攀升至八成。
第一天(2012 / 2 / 22):亚洲的转型与挑战 |
开幕致词 |
|
专题演讲一:小国致胜之道 |
|
专题演讲二:2012全球及亚洲大趋势 |
|
专题论坛一:东亚经济 关键发展 |
|
专题论坛二:经济动荡中 企业的管理与战略 |
|
专题论坛三:培养未来领袖人才 |
|
专题论坛四:创造消费新体验 |
|
第二天(2012 / 2 / 23):亚洲的成长与机会 |
专题演讲三:回家,灌溉故乡的文化 |
|
专题论坛五:两岸金融新格局 |
|
专题论坛六:新兴市场的发展与挑战 |
|
专题论坛七:数位经济新金矿 |
|
专题论坛八:科技产业的下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