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应用市场换股权而非技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 17:30 国际先驱导报 | |||||||||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张皓雯 向韶 报道 “中国企业要有危机感,竞争对手不会给我们留下慢慢发展的时间。”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在提及中国企业国际化时,反复和记者强调的就是这句话。 项兵打比方说,中国企业目前正处于“围棋一段”,当务之急是用最短的时间,将自
“后发制人”是异想天开 《国际先驱导报》:您为什么一直强调,给中国企业留下的发展时间不多了? 项兵:竞争给中国企业留下的时间也就是五年到十年。不要用历史的眼光看这个问题,人家用100年发展起来,我也要用100年。全球化的今天,竞争越来越全球化,一切都在跨国公司的计划内,竞争对手不会因为中国企业起步晚,就再给你多留20年或者30年。不管中国企业起步早晚,都要和跨国公司面对同一规则,同一平台。 如果中国企业不抓紧时间,一旦失去了这一机会,超越的难度更大。现有的市场一旦被瓜分完毕,再要来个“后发制人”,或者在新技术取得突破的时候“后发制人”,我认为是异想天开。比如说,美国的某个产业,市场被瓜分完毕,即使你有新的技术,提前跑了两三年,一旦被大公司看中,它就会用资本的优势、管理的优势、人才的优势、流程的优势,把这项新技术买过来,一样能够继续占领市场。不要认为有新的技术就有机会。先走了两年又如何,机会不是垄断的。 中国企业对挑战和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否则面临的挑战更大,可能要多走一些弯路。 学会整合全球人力资源 《国际先驱导报》:您认为这么短的时间,中国企业如何能迅速将自己打造成世界一流企业,和那些跨国巨头抗衡? 项兵:全球的资源要为我所用。要成就一批世界级企业,我们还要勇于承认一个现实:我们不是在所有方面都能做到最优秀。日本和德国的制造技术,法国和意大利的品牌设计,美国的市场营销和管理创新能力……这些世界强国企业的“镇山之宝”,不是我们喊着“赶超”就真能一跃追上的。在法国和意大利的高端设计师里,有一批从小在博物馆、教堂流连忘返,浑身都是艺术细胞,浑身都是创意。这不是派一两个中国留学生在那里呆三五年就可以学会的。 中国企业要学会整合全球资源,用中国人和印度人做研究,用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做设计,日本人和德国人做制造和流程。 拥有了全球视野以后,看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样了。因为大企业的流程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可以靠收购。把人家先进的管理、流程为我所用。不能收购市场老大,可以去收购老三,把它整合、发展壮大之后,就能有足够能力和市场老大相抗衡。 跨国巨头“术”与“道”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可以利用的“镇山之宝”是什么? 项兵:广阔的市场。特别在未来五至十年,中国在若干领域拥有在全球市场中占较大份额的巨额订单,例如信息、航空、汽车、电信等产业。要善用这些订单的威力,通过这个大蛋糕的配发,我们可以实现现有行业的座次重排。具体实施的战略应当是:凭借中国巨大的市场对世界级企业的诱惑力和影响力,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与部分世界“九段高手”联盟,或兼并具有新技术的企业,采取“拿来主义”,以市场换股权,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定要用市场换股权,不要换技术。一来,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到国内来并传给民族企业;二来,由于中国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开发能力,引进的技术很快就会被淘汰;再者,跨国公司的“术”根植于其“道”。我们派人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被移植过来的“术”有可能因为失去其“道”的土壤而丧失再生能力,至少再生能力和速度都比不上原产地。 技术随时落后,技术的再生能力比技术要重要得多。股权就能带来研发队伍和研发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