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1日,正值中秋国庆双节前夕,由中欧人力资源部主办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员工会议在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召开,北京校园、深圳办事处员工通过视频参与了会议。员工大会,旨在加强学院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倾听员工心声,凝聚、激励和服务员工,让全体中欧人携起手来,同心同德、齐力奋进,早日实现学院发展目标。会议由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主持,中方院长朱晓明教授、欧方院长佩德罗•雷诺(Pedro Nueno)教授、副院长兼教务长约翰•奎尔奇(John A. Quelch)教授发表了演讲。
张维炯教授担任会议主持并致开幕辞。他表示,学院在过去两年提出了很多新想法、采取了很多新举措,赢得了很多新机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这样的成绩是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张维炯教授表示,召开这次大会的目的是希望员工和管理层之间互相听见对方的声音,向员工沟通学院的新发展、新战略、新目标,倡导中欧文化和价值观,让员工更好地进步,让学院更快地发展。
雷诺教授发表了题为“中欧文化与价值”的演讲。他肯定了中欧员工的宝贵价值,并表示,在中欧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积极向上、多方协作的办学机构内,大家应该努力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互相依赖、互相分享、了解他人----其中包括了解我们的顾客,洞悉MBA、EMBA、中层经理、高层经理、创业者、职能管理者、国际管理者等不同客户群的需求。中欧是一个非营利的服务机构,以帮助他人为己任,以帮助社会为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帮助整个国家为荣耀。中欧拥有国际化的、团队合作的、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性的学院文化,以道德诚信、努力工作、谦虚慷慨为价值观,而这样的文化和价值观会一直陪伴学院成长,成为每个员工支持学院建设行动的指南。
接下来,奎尔奇教授为在场员工介绍了“中欧课程新举措”。他首先重申了中欧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并回顾了中欧四大课程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长足进步和重要发展。奎尔奇教授还介绍道,自2011年以来,中欧新增了22名全职教授,设立了包括“中国创新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全球化研究中心”、“创业与投资中心”和“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在内的四大全新的研究中心,原有的研究中心也取得了新进展,保证了学院作为工商管理知识创造者的地位。
奎尔奇教授还简单介绍了中欧在过去一年中在扩大全球影响力方面取得的进展:7个新的校友分会宣告成立,中欧国际顾问委员会成立,与哈佛商学院、伦敦商学院和IESE商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以及与世界经济论坛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签署谅解备忘录。在演讲的最后,奎尔奇教授再度强调“5F”----即“Faculty(教授)、Fame(声誉)、Facilities(设施)、Fortune(资金)、Fun(乐趣)”是学校发展的五大动力。并号召全体员工“弥合差距”,常存“和合之心”,为中欧感到自豪,帮助塑造中欧的未来。
之后,朱晓明教授发表了题为“朝乾夕惕忆往昔,踌躇满志话未来”的精彩演讲,向在座员工介绍了学院建设的新发展,回顾了从1994年中欧落户上海到2013年中欧上海三期校园结构封顶这18年来的发展历程。朱晓明教授对新教授的招聘工作甚为重视,对奎尔奇教授等学院领导和职工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深为感谢。朱晓明教授还对员工福利、员工培训等各方面的学院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充分肯定,并表示要将员工服务更好更长久地做下去。
朱晓明教授也对学院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表示深圳办事处也将建成自己的校园。他欣喜地透露,中欧新二十年的合作办学协议已在今年签署,中欧20周年校庆庆典筹备工作即将启动。我们应当总结20年的办学经验,继续“觅大师”、“育大企业家”,建造一个特别有竞争力的平台。朱晓明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国际教育界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广学校课程的新动向,并希望将在最近全新改版的中欧网站也能注意这方面的动向。“中欧有着过去辉煌的20年,也将迎来今后辉煌的20年”,他铿锵有力的结束语获得了在场员工热烈的掌声。
在其后的现场互动环节,学院领导就员工关心的网上公开课程、员工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和心声做出了解答和回应。
张维炯教授在闭幕辞中号召大家直面学院在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同舟共济一条心,将学院建设得更美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