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童光荣童光毅:能源经济学研究的脉络和方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17:07 光明网-光明日报
童光荣 童光毅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市场、价格、供求关系等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能源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科学。尤其是近年来石油价格的飞涨对各国的宏观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有理由认为,近一二十年,能源经济仍将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研究热点。 中外学者对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解与表述。如英国能源经济专家迈克尔·G·韦布与马丁·J·里基茨认为,能源经济学关注的是能源资源的配置问题,和社会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能源转换问题。另外几位英国学者,如里查德·艾登和米查尔·波森那等人认为,能源经济学所关心的是能源资源的可利用性及其与经济活动的相关性,能源需求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潜在的或实在的能源短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美国学者菲利浦·G·莱伯认为能源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制订能源政策。我国学者蓝田方认为,能源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与能源有关的经济问题为其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包括能源工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寻求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最佳”。孙洪铮认为,能源经济学是用经济学办法研究能源平衡,分析能源使用效果,对能源开发、加工、节约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及制订能源政策的一门科学。吴德春、董继斌等人认为,能源经济学是研究能源在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方式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以能源产品的生产、贮藏和利用为其物质实体,以研究能源的经济性质及其作用为立足点的。不同学者对能源经济学有着不同的认识,这表明这门年轻的经济学科正处在一个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中,表明人们对能源经济的运行规律仍在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能源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逐步深化的阶段:(一)对某一种具体能源产品开发利用及其有效供给研究的阶段。上世纪20年代以前,人们侧重于对煤炭的开发利用研究,20年代后,人们侧重于对石油开发输送利用的研究等,由此而形成了许多能源工业的部门经济学,如煤炭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等;(二)对各类能源之间相互替代与互补关系,以及能源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的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中期,能源危机的发生,使人们开始注意对不同能源替代性与互补性的研究,开始注意从各单元研究向系统的综合研究转化,开始注意对能源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三)对能源开发利用外部影响给予关注研究的阶段。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注意到这样一个现实,即经济增长为什么未能与人类的进步而同步,以资源大量耗竭所维持的增长为什么会带来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种种弊端。于是与能源开发利用相关联的外部影响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能源经济学形成发展的上述过程,表明人们对能源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局、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能源经济学正是在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中而逐步完善成熟并发展起来的。 如果从能源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来观察其形成与发展,则可看到,这一认识过程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能源生产供给相对较充裕的阶段,能源经济学所研究的任务主要是如何有效地生产、加工、转换、输送能源产品,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大量需求。如上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对能源供给充满乐观的态度,似乎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而可有效保障需求的资源,因而,能源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便侧重于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研究。二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能源危机的爆发,能源资源的有限性,片面追求增长而导致的大量资源浪费等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使人们感到传统的经济学观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远不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矛盾,能源经济学研究开始步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注意对能源资源的公平分配,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上。三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能源环境等外部不经济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持续协调的发展目标,便成为能源经济学研究的难点与前沿。 能源经济学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是什么?我们认为,其重点将是包含能源的需求、能源的定价机制、能源产业的组织结构、能源对其他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影响等;研究方法是引入随机模型或大量的计量模型,如包括价格的随机变动、随机的外部冲击等等,甚至应该构造一个包含能源生产、能源需求和能源价格波动的一般均衡模型。针对我国的能源研究现状,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的能源经济学研究大致应有以下几个方向: ——能源消费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Ramsey模型的框架下,在生产函数中引入能源要素,然后根据历年的资本、劳动、能源、物质资源、社会生产总值的变动计算经济的均衡增长路径。或者是建立计量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考察能源密度、劳动力密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关系,以及资本、劳动、物质和能源的替代弹性(包括中长期)的符号与大小。 ——估计能源需求函数,建立能源需求的研究框架。考察影响需求的各个因素(包括经济周期的影响),根据历年电力、石油等能源的产量变化得到各种能源品消费组合的变动。 ——根据我国能源定价体制,估计能源价格波动方程。1998年,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改变了单一政府定价,开始推行市场化定价模式,与国际接轨。影响油价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也更加复杂了,我们需要关注的如:石油需求、替代品的价格、石油资源的预测和可开采量、性能与储量、世界政治形势、石油资源的控制权、石油投资、各国政府及石油组织的垄断策略等等,也可以研究我国能源价格与世界能源价格的相关性和滞后性。 ——研究能源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和供给效率。例如,研究能源消耗密度与工业结构的演进趋势、生产结构是否随着时间趋于更高的能源密度等,以及对于国内石油、电力、煤炭等垄断性的能源行业建立垄断竞争模型。 ——分析能源冲击对宏观经济各变量的影响、价格波动导致的受益与损失。还有,研究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冲击所导致的社会福利变化,以及进一步的能源立法。 ——研究能源进口战略、替代战略与国家经济安全。利用石油期货市场等国际资本市场规避风险,保证国家石油安全。 ——建立包含能源在内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进行能源政策分析。目前国际上涉及能源的CGE模型主要是环境政策方面。我们可以在CGE模型中引入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进而模拟分析能源政策对经济各部门的影响。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