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萨缪尔森:悄然到来的货币革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02:27 第一财经日报
罗伯特·萨缪尔森(李海 编译) 罗伯特·萨缪尔森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 这是一场人人都知道但却几乎无人加以注意的巨大社会变革,因为它看起来太稀松平常了:人们早已预期的“不用现金的社会”现已悄然降临,至少大致不差;流通纸币、硬币及支票作为日常交易手段的重要性越来越弱化;我们正在逐步步入一个“信用卡时代”。在错综复杂的美国以及世界货币史上,从早期的烟草收据到后来的金币、银币再到纸币和支票,这一变化绝对具有震撼意义。该是人们关注的时候了。 拿美国来说,假如你参观美国财政部下属的雕版和印刷管理局(其总部在华盛顿,另有分局在达拉斯的沃斯堡)的话,你仍能见到美钞的制造过程。这些美钞分32张一批从印刷机里出来。在2007财政年度,美国政府大约将印制91亿美元的钞票。但其中的95%只是用来更新破旧纸钞的,而非用以扩展储备。某些印钞机上写有“美元自这里产生”这样的字样。但在今天的现实中,美元往往仅起到了数据登记项目的作用。 今天,几乎在世界任何城市你都能使用信用卡。据著名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资料,自1999年到2005年,美国的刷卡终端数量将近翻了三倍,增加到六千八百万台,而据我在世界各地走动的经验来看,不论我掏出在美国的万事达还是维莎卡,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人们的用钱习惯和思想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1990年,大多数美国人都把使用信用卡来支付食品杂货看成是反常的事情。如今,据美国食品营销协会透露,65%的食品销售都是通过信用卡来支付的。此外,还有电子银行业务(83%的社会保障金受益人通过自动取款机来领取他们每个月的补助金)、互联网购物、储值卡以及用于收费所的自动识别卡等方式。 关于实际生活中的现金使用情况,我们拥有的信息相当匮乏,某些封闭领域的情况,比如穷人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现金的情况,我们根本无法得知。此外,即便在美国,也还有大约9%的家庭根本没有银行账号。尽管如此,证据表明,以下事实基本没错: ●2006年,世界上美元总量达到7840亿美元之多,但其中至少一半以上为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所持有,这些外国人将美元视为一种保值手段而储藏起来。这表明只有大约不到4000亿美元的流通美钞在支撑着总量达13万亿美元的美国经济体的运行。而在1970年,美国经济对现金的相对需求量就已经是这个数目的将近两倍了。世界上其他货币尽管同美元有所差异,但其在流通中扮演的角色却大致相同。 ●据美国著名尼尔森报告的统计,2005年,美国人持有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数量是17亿张(每一个15岁以上的美国人大约拥有7张卡),而在过去十年间,使用借记卡的人数突飞猛涨。1996年,支票和现金支付占到所有消费支付的80%左右,而现在,它们只占不到一半了。尼尔森报告同时预测,到2010年,超过70%的消费支付都将可能通过电子支付方式来交易。而我们时常看到的一些亚洲国家年轻人使用信用卡透支过度,恰好也是一种变相的说明:信用卡在这些地区越来越普及。 ●根据美联储的估计,美国的现金支票价额在1995年达到了500亿美元的最高值,到2003年,现金支票价额下降到366亿美元,与此同时,电子支付交易数额从150亿上涨到440亿美元(美联储在调查中没有直接测算现金使用情况)。 当今悄然盛行的电子化付费方式更多与科技发展相关,而与政治关联不大。从许多方面来看,电子支付方式比现金或支票付款方式更为划算。美联储指出,完成一项电子付款业务的耗费只有处理一笔支票交易业务的五分之一。它也更便捷一些。有了电子支付方式,人们不用经常亲自前往银行或自动取款机跟前提取现金。 当然,电子付费也存在一些争议问题。假如持卡消费,消费者有时需支付这样或那样的年费、月费及高利息,这一点令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一些超市和商店声称,维莎卡和万事达信用卡公司对零售商收取过高会费。这些会费收入被花费在奢侈浪费的广告宣传活动上面,以及“回扣”上(以赠送机票或返还现金的方式)。于是,商家不得不抬高商品价格,而受惠的总是那些高阶层的持卡消费人士,因为只有他们才最有资格享受商家的优惠。同时,信用卡公司声称,他们只是想在持卡人和商店之间起一个平衡角色。 随着信用卡与钱成为同义词,高层次的犯罪不再是抢银行,而是身份盗窃,世界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文化及经济阶段。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