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鲍宗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否就是世界级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18:15 解放日报

  鲍宗豪

  问:习近平同志在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关于城市未来,国际上还有一个流行词汇———世界级城市。请问,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否就是世界级城市?洋人越多、外国文化越流行是否就是国际大都市?

  ———上海塘沽路 赵欣欣

  答:1915年,苏格兰人葛迪斯首次提出“国际大都市”的概念:“国际大都市”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要号称“国际大都市”,必须是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影响的城市。近年来,我国有182座城市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或“国际大都市”的口号,约占全国667座城市总数的27%。

  其实,无论是叫“国际大都市”还是“国际化大都市”,本质都是一样的,即它不仅应具有相应功能,能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影响,还必须在借鉴吸收各国精神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对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建设,还普遍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缺乏对“文化自觉”境界的追求。其主要表现是:1、重城市经济,轻城市人文精神;2、重城市“形态”,轻城市文化“精神”;3、重文化“活动”,轻文化“内涵”。所以,读者会提出洋人越多、外国文化越流行是否就意味着国际大都市的疑问。应该说,这种理解肯定是不全面的。

  上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这一目标定位基本上符合上海当前的国际水平,也符合上海未来发展趋势和能够实现的目标定位。这一目标有两层含义:既要在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上,高于“国际大都市”(或“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有相对一致性;又要具有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国家中涌现出的能够影响世界的城市。

  那么,如何理解“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的相对一致性呢?目前国外使用较多的概念是“世界城市”、“全球城市”、“超巨城市”等。英国社会学家弗里德曼描绘了“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1、城市与全球经济体系的整合程度影响着城市的外在形象及其劳动力和

资本市场的特质;2、全球资本将全球范围内的几个主要城市作为“基地”,而这些城市本身又被安置在一个“综合空间等级体系”之中;3、世界城市是资本集中和积聚的场所;4、世界城市是国内及国际移民的目的地;5、空间的以及阶级的两极分化同样出现在世界城市中;6、在世界城市中产生的社会价值在总量上超过了其国内的财政(税收)的总量等。以后,学者萨森、诺克斯、泰勒等对“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又作了广泛的探讨,例如,作为全球经济的指挥中心;作为金融和专业化服务公司的主要经营地点,取代了制造业成为主导的经济部门;作为产品和创新技术的市场等。

  除了考虑“全球城市”、“世界城市”所应具有的一般特征之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还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从中国与上海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显然要比“世界级城市”等词汇更具“中国”特色,更符合中国人的认知习惯、文化习惯与上海的发展定位。从未来建设看,它主要应具有以下五大特征:1、成为吸引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的所在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心。2、成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国际化,是世界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必然要求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从地区分工走向国际分工,加入国际经济循环,对全球经济有较高的参与度和较强的

竞争力。3、成为一个区域乃至世界的交通信息枢纽。4、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上海要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极强的文化吸纳能力,能把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吸引和介绍进来,又具有极强的辐射能力,能把属于原创力的自有文化辐射出去。5、集中体现城市所独有的人文文化、人文精神。世界城市本质上都是人文城市。纽约、法兰克福是人文城市。纽约仅影剧院、音乐厅、歌剧院就有400多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纷至沓来,各种文化流派交融聚汇。伦敦是文学城市,是戏剧城市,又是大学城市。巴黎是服饰城市,又是文学城市。它们都是世界人文城市。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