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者随笔 > 正文
 

张五常:街头巷尾看世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09:07 新浪财经

  

张五常:街头巷尾看世界

新浪专栏作者张五常。(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张五常,新浪专栏作者,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在交易费用、合约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8年后获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任教授。1982年返港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至2000年退休。

  1月23日-1月27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张五常。----编者按

                  街头巷尾看世界     1月25日  星期三

  文/张五常

  说喜欢在街头巷尾跑,找资料,求灵感,试验证,是说喜欢在日常生活的场地观察,好奇地看世界。一门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不能没有实验室。经济学的实验室不是什么政府统计部门,也不是校园里的办公室,而是大家日常生活的场地。到处跑的治学态度会使不知就里的误解,但有三个明显的好处。

  其一,现场考查,细节可以信手拈来,辅以不耻下问,现象的可靠性格外高。好比六九与七五年在香港跑工厂,调查件工合约,得到启发,八二年写成今天受到重视的《公司的合约本质》。朋友告诉我其它学者对件工的分析,老实说,我认为他们不清楚件工是怎样的一回事。

  其二,考查街头巷尾的现象成本低,变化多,种类不同,细心观察不难发觉有趣的现象琳琅满目。有时不劳而获。好比七五年在香港,我无端端地察觉到较佳的座位票价偏低,只几分钟想出答案。跑了几晚电影院作验证,回美后一个周末完稿。这篇有趣文章七七年发表,今天行内朋友认为是珍品,一些说是后来有人获诺贝尔奖的效率工资理论的前身。

  其三,街头巷尾的现象一般是小现象,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释了小现象可以用同一解释推到大现象去。很多很多的小现象,加起来是一个小世界,放而大之,就成为自己的宏观经济学,与学院教的是两回事。比方说,九六年末我说香港会有多年的经济不景,九七年说香港的失业率会从百分之二升到百分之八以上,此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推测过无数次,很少错,而这些是用上自己从小世界推出来的大宏观。

  一九六八年决定不走纯理论的路,因为觉得不容易有大作为。早一年,写好了论文《佃农理论》,知者哗然,使我以为是创立了一个新理论。但老师艾智仁说,是传统的,结论与前人不同,因为前人把传统的用得不对。没有错,我的佃农理论来来去去只用一条众所周知的向右下倾斜的边际产出曲线,可以看为是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其它加进去的全部是传统的局限,没有新意,我只把这些配合得精确,新的理论验证含意就跑出来了。后来几次认为自己是踩中了新理论──例如公海捕鱼的租值消散──但细看不是,自己的贡献只是把传统的旧物搞出新变化,前人没有那样想过,算是创新,但新理论却谈不上。

  说过了,比起物理学,经济学的理论浅得很。经济学的困难是实验室只有真实的世界,不容易控制变数,调查不易,而局限条件的考查与处理相当头痛。然而,考查现象与鉴定局限的困难正是经济研究的趣味所在。我不傻,不会毫无兴趣地在街头巷尾跑了数十年的。

  回头说自己作实证研究的起点,永远是一个有趣而奇异的实例,以解释这实例或现象入手。这解释有时来得容易,有时难于登天。为恐费时失事,我们当然要估计解释某现象的困难程度,局限考查的时间要多少,想一下找到了答案其贡献价值为何。说实话,这些估计不容易准确,往往令自己失望。然而,与行内的朋友相比,从命中率看,我又觉得自己可能一马当先。后来想通了,一个经济学者穷毕生之力,可以解释清楚一个有趣而奇异的现象,于愿已足。这样看,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

  为一个奇异的现象找到了解释,其理论假说多多少少有点新意。作验证,找不到反证的实例,就达到重要的派彩关头了。自己的思想有多少重量要到这一点才可以衡量。是的,有了足以解释一个现象的假说,我们要把这假说一般化,推到其它有关的现象去。要讲彩数,也要讲推理一般化的真功夫。

  很多时候是失望的。假说验证过了关,一般化地推下去,可能被其它实例否决。遇到这样的不幸,要客观地考虑,看看自己提出的某方面过关某方面过不了的假说应否保留,或在哪方面可以修改然后再推下去。有时假说容易一般化,找不到反证的实例,但假说的本身不够新奇,或浅得老土,或他人早就说过了,会有空走一趟的感受,不好过。

  成败得失,思想之外要讲自己的品味。选择需要解释的例子讲品味;有了解释的假说,一般化向哪方面推也要讲品味;要修改假说使之一般化,哪方面要保留,哪方面要放弃,推理本领之外品味也重要。品味这回事,不容易明白,我自己的处理是凭直觉走,那就是自己认为是过瘾的方向了。

  成功地一般化的思想是否重要,能否传世,往往要很久之后才知道的。经得起时日蹂躏的思想来得不易。一些思想或假说红极一时,但过了十年八载不知所终。另一些初看平平无奇,但过了一些时日,注意的人愈来愈多。这方面我也幸运,到今天还没有一篇认真动笔的英语文章惨遭淘汰,只可惜行内的众君子不早一点拍掌。

  在我这辈子的学术生涯中,踫出大彩的实例,莫如科斯一九五九年考查的音波频率,一年后他大补一手,写出后来被称为科斯定律的大文。虽然今天科斯还在投诉其影响力不够,我认为他是过于苛求了。想当年,他的大文一出,其重要性我立刻知道,花了三年时间研读,行内不少朋友也同样重视。受过批评,遭到漠视,而我自己也曾指出其逻辑有错,但不管怎样说,科斯定律会被将来的经济思想史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维。这里要说的,是这思维起于一个小而奇异的音波频率在空中互相干扰的实例。

  我自己因为台湾的土地改革,政府管制农业产出不跌反升,想出了佃农理论;因为母亲没有见过父亲而嫁给他,使我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的传统盲婚合约;因为香港战后的天台木屋怪现象,创立了价格管制理论;因为花中的糖浆可以成交,发表了《蜜蜂的神话》;因为中国不让恐龙蛋出口,推出了贪污的一般理论;因为公海捕鱼的租值没有全部消散,提出了合约结构的理念……。如此种种,以英文动笔的有十多篇,一半以上有机会传世。

  街头巷尾数十年,有趣而又奇异的例子实在多。多年以来,我通常有十个八个这样的实例在脑中转,一时想想这个,一时想想那个。年轻时,想通了一个,清楚了,可以一般化,认为有重量,就动笔为文。到了中年,解通了的实例愈来愈多,写之不尽,于是英文按笔不动,等到六十五岁,以中文写三卷本的《经济解释》,选较为重要的一口气地写了出来。医疗的发达,使我当年推断自己六十五岁还健在,果然还健在。

  有些朋友说我在六七十年代作出过重要的经济贡献,之后不再。这观点是不对的。六七十年代的作品近于学生习作,可观,但不够大气,没有洋洋大观的经济范式。六十七岁完工的三卷本《经济解释》,融会贯通地提供了一个新而完整的理论架构,示范的实例无数,前无古人,比六七十年代的零散作品高得多了。是从街头巷尾跑出来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