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艺术的现代机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 14:06 《财经时报》 | |||||||||
在欧洲一般都有一些财团组成专门的基金会长年赞助古典音乐的演出,他们把这看作是提升自己企业地位和形象的方式。而在中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这样的意识 本报记者 杨时旸
谭盾、余隆、叶小钢、朗朗……这些熠熠闪光的名字正一个个出现在十月北京的黄金演出季中。这些艺术家的聚拢,完全是因为一个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的音乐节。 每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到今天已是第八个春秋,随着这个音乐节渐成气候,它的名字已成为一个国际上响亮的品牌。 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 1998年3月的一天,指挥家余隆和他的朋友曾伟因为一个共同的梦想走到了一起。这个梦想就叫做“北京国际音乐节”。余隆出生在音乐世家,本身又从事乐团指挥工作,而曾伟一直在电台从事音乐节目。 在创意之初,他们二人想做的便是创建一个国际知名的古典音乐盛会。他们面临的首要困难便是资金。 当时二人用来办公的场所都没有,余隆便想办法从自己家中拿了一笔启动资金,又通过自己母亲借来了一辆车作为工作用车,而曾伟则将自己所住的房子腾了出来,那里便成为他们最初的办公室。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两个人迈出了第一步,难以想象的是,仅仅几个月之后,1998年的秋天,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竟然如期上演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成功,他们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接连遇到了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政府方面需要沟通,音乐家需要交流,赞助商需要应对。而这一切都需要他们二人一个一个地去打通关节。 在遇到这些困难后,曾伟曾一度对余隆说:“如果真的赔了钱,大不了你把车卖了,我把房卖了。” 就这样,“北京国际音乐节”从几个充满梦想的方案变成了真实的大型演出。 商业化与公益心 8年过后,现在的音乐节已经有了很多志愿者前来帮忙,其中很多还都是高校的学生和一些爱乐协会的成员。 其中一位颇为典型,他是北京公证处的一名普通干部。因为喜欢古典音乐而收藏了上千套唱片录音,并且身体力行地向周围的朋友介绍古典音乐的知识。在他的带动下,一批本来对古典音乐一无所知的人开始走进剧院。 这些志愿者的出现,也是音乐节整个运作环节中公益心方面的一个体现。曾伟说这些志愿者牺牲了自己许多时间,很苦,他们的贡献很大,所以即便目前仍有困难,但每当看到他们,心里就会感到希望仍在。 社会公益与商业化之间的冲突,也是音乐节目前面临的最大矛盾。 作为音乐节的策划总监,曾伟在谈到古典音乐的运作问题时说:“古典音乐的演出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它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一些有文化和有公益心的企业赞助。” 曾伟对比了国外的音乐节,他说在欧洲一般都有一些财团组成专门的基金会长年赞助古典音乐的演出,一些大型企业对参与古典音乐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把这看作是提升自己企业地位和形象的方式,而在中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这样的意识。 曾伟讲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例子。 有一次在广东举办一场交响乐演出,一个私企来与他们谈合作。对方很痛快地答应赞助,但同时又提出一个条件:为他们企业的老总在台上办一场卡拉OK大赛。 曾伟当时就回绝了这个离谱的要求。“我们宁可不办,也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得保证整个演出的品质。” 现在的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大多数企业对于赞助演出还是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国外企业的赞助是赞助整个音乐节,他们并不要求在音乐节上尽快获取回报。但国内投资商却有一个特点,他们只赞助某一场指定的演出,所以就会经常看到某某之夜之类的名称,他们是想要尽快地得到广告效益。 曾伟管这种现象叫“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现在我们在考虑冠名赞助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商业与艺术之间结合的问题。”曾伟无奈地说。 关于今年的音乐节,主办方表示他们采取了“首席赞助商”的办法,还有一些指定用车的赞助。这些都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 具体在投入方面,这次是政府出三分之一,企业出三分之一,票房再弥补剩下的那部分,所以票房的压力相对较小,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大众与小众 最能证明一场音乐节成功与否的因素还是受众这个群体。目前在中国古典音乐的生存状况普遍不乐观,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观众少。 曾伟说,在欧洲大多数国家都有良好的音乐传统和氛围,去剧院看古典音乐就和看电影一样,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就使得一些乐团在票价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仍能良好运转。由于有庞大的受众群,商家也愿意长期投入。这样的循环是古典音乐存在的基础。 “我一直觉得把Classical Music翻译成高雅音乐是文字游戏的失败。虽然来听交响乐的大多是一些知识人群,但是不应该划出什么所谓高雅和通俗,这样很容易会引起一些错觉。我们既需要像‘超级女声’这样的大众文化,同时也需要经典音乐。”曾伟说。 从上届音乐节开始,他看到了一个令他们欣喜的现象,那就是年轻的观众越来越多地走进剧院去关注交响乐了,这可能和举办方实行的低价制有关。今年他们更是将最高票价从4800元降到了2000元。 此举很快收到了效果。“十。一”以前,《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套票已经售出了40多套,另外,还有从澳大利亚和德国发来的订票单。 这一切,让整个音乐节的主办人员都感到欣喜异常。他们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北京国际音乐节”办成一个有影响力的艺术品牌,并且推动更多的人走进剧院来关注经典音乐。从现在来看,他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 |